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王兴新能源(万亿美团“触电”)

发布时间:2024-04-16 20:46:26 游览:61 次

万亿市值的美团,加快入局动力电池领域。

-50

12月16日,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武汉比西迪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比西迪”)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美团旗下北京酷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酷讯科技”)。

-33

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团不仅参与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而且相继投资两家电池企业——湖州超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超钠新能源”)、比西迪,涉及锂离子与钠离子电池。

-48

连投两家电池企业

酷讯科技入股的比西迪,成立于2017年12月,创始人为韩建涛,依托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孵化,致力于锂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电极材料生产工艺成套解决方案。

2017年6月,韩建涛进驻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成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事业部,获500万元项目启动经费支持;2018年10月,依托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比西迪申报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高安全性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

公开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武汉新源汽车的市场保有量,以每年40%到50%的速度增长,2022年1至7月达3.7万辆,在全国位列北上广深之后。一旦新能源电池创新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步,必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11月18日,酷讯科技入股超钠新能源,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10%。

超钠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册资本约427.78万元,董事长兼总经理姜银珠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储能材料及器件,包括锂/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固态电池、电池失效分析和运维监测。

超钠新能源专注于新一代储能体系-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电池研发与生产,聚焦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钠离子电池产品,产品可应用于覆盖低速电动车、规模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当前钠离子电池产业正在整体发力,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预计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将基本形成,2025年全球需求将超过100GWh。

完善智能汽车投资版图

总结当前美团布局电池领域,酷讯科技成为主要抓手。除了相继投资超钠新能源、比西迪,酷讯科技在8月份参与欣旺达动力电池增资。

同时,欣旺达汽车电池与深圳美珠美鹏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美珠美鹏”)等12家企业签署《可转债协议》,向上述各方进行可转债借款合计11.9亿元,用于日常运营资金,借款利率为年化6%单利,并根据合同约定完成债转股安排。

天眼查显示,美珠美鹏实控人为美团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朱拥华,股东名单中王兴在列。

在外界看来,美团深度参与投资欣旺达动力电池,是为了补充智能汽车的投资版图。从2019年开始,美团的投资风向转向智能硬件、汽车交通、先进制造等领域。

其中,2019年,王兴领投理想汽车C轮融资,个人出资2.85亿美元。2020年,理想汽车D轮融资,美团领投5亿美元。此后,理想汽车上市,王兴与美团均获益。

王兴此前在社交媒体感叹:“那些认为李想的理想是操盘一个千亿美元理想汽车的朋友们,你们还是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背后意图提升运力效率

随着美团的市场不断增长,依靠人海战术将限制未来成长空间。连续亏损的财报已在警示美团及投资者。

提升运力效率成为美团扭亏与快速成长的关键之一。美团董事长王兴在2022年半年报提及,公司坚持“零售+科技”战略,与消费者的触点扩展到更广泛的农村及欠发达地区,为农民提供更多品类、更丰富的高性价比产品。

王兴介绍,美团研发了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使得公司在未来能够创新的营运。

过去两年,美团自动配送车已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多地,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和社区进行封闭区域的物资配送工作。

公司官网介绍,美团无人机团队成立于2017年,旨在通过飞行器、地面承接装置及航线管理后台系统三大自主研发部件形成城市低空物流网络,在城市复杂环境下满足3公里15分钟达的高频即时配送需求。

针对城市末端配送场景,美团自主研发了FP400系列机型,集成了飞控导航系统、多模感知系统、融合定位系统、场景识别系统等核心能力,保障飞行器可在城市复杂场景下实现安全可靠的自主运行。

可以看到,深度布局本地生活的美团,通过智能汽车和无人配送提升运力效率,成为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罗永浩同款王兴力挺,销量超特斯拉蔚来,凭什么理想汽车当网红?

撰文|张传宇?编辑|路由社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了失意者和得意者。

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和年度补贴下滑预期的影响,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车企,陷入了发展的低潮。而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产能、消费的率先复苏,中国新能源市场终于在“跌跌不休”的走势中,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

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也呈现出一个低开高走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该细分市场批发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并且已经恢复到了2018年同期的水平,开始走上逐步摆脱政策补贴、自主造血的道路。

这背后,既有类似蔚来股价爆发,小鹏、理想顺利上市的乐观故事,也不乏企业停摆、创始人跑路的落寞背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汽车产业的历史也从来如此,时代大潮总会卷起大小不一的浪花,有人或被拍上岸去,有人或为后续的汹涌续上火力。2020年,在日益分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上演着一出冰与火之歌。

起落蔚来与“蝴蝶效应”

近期,一则新闻再次触动汽车行业的神经。

有媒体报道称,沃尔沃汽车旗下品牌极星汽车已和亦庄国投(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极星中国总部和极星全国旗舰展厅都将落户北京亦庄。这,或许是亦庄国投错失蔚来汽车之后又一次投资尝试。

极星首款车型Polestar1?

2019年5月,彼时资金非常困难、急于融资的蔚来汽车,主动爆出获得亦庄国投100亿元投资的消息,双方将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将合作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生产蔚来品牌的首款轿车车型。

随后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蔚来与亦庄国投的“缘分”,最终并没有结果;半年后的2020年2月,合肥与蔚来汽车达成投资协议,“蔚来中国”总部花落合肥。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蔚来汽车月交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291辆,同比增长109.3%。

蔚来、理想、小鹏股价走势

随之而来的是,蔚来汽车股价奔向了57美元的高点,市值最终超过700亿美元,根据MarketWatch提供的数据,蔚来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2005.42%,今年迄今为止,蔚来股价上涨了1156.97%,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车企市值的第一名,甚至还超过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车企市值排名世界第三。

2019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被网友戏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而在2020年,李斌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反转,成为最幸福、得意的那一个。

受到蔚来股价上扬和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双重利好,2020年7月、8月,理想与小鹏汽车也陆续上市。截至11月28日,小鹏汽车股价上涨328%,理想汽车上涨243%。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最新市值高达519亿美元,合人民币3225亿元,超过了市值2989亿元的百度,一度杀入汽车公司前十的位置。

毫无疑问,蔚来、小鹏、理想已经在发展速度上至少领先了其他造车新势力一个身位,成为2020年新造车企业的名副其实的三强。美团创始人王兴就依靠对理想汽车的投资,收获了58亿元的盈利,成为这场资本盛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只是,在三家企业股价暴涨的背后,是不可避免的高企的市盈率,以及肉眼可见的估值泡沫。12月初,三家公司的股价在经历了高位疯狂之后,再次回落寻找支撑点。

岁末的狂欢之后,2021年最大的悬念或许就是,蔚来、小鹏、理想还能继续稳做得意者吗?

另一边,蔚来和李斌们越闪耀,就越能衬托出亦庄国投的失落。错失蔚来、再次转投极星汽车无异于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投机。但是,从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策略来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或许又可以看作是反向操盘的典范。

亦庄国投忽略的一点是,中国汽车产业向来是一个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紧密关联的长周期、高投资产业。比如汽车车型的生产、上市都需要主管部门授予相应资质,而生产基地的投资,都与政府的招商政策息息相关。

2019年的蔚来汽车,缺乏的正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与背书者,而不是等待蔚来自我反弹、造血的旁观者。比如,前不久亮相的智己汽车,就走上了“传统车企+优势供应商+地方政府”的造车新模式。

当然,亦庄国投“签而不投”的举动,也能理解。毕竟,在投资行业拥有不错战绩的高瓴资本,也在2019年四季度彻底清仓了蔚来汽车的股票。

上面两位投资者的选择,也给了“风投政府”合肥市一个长线投资蔚来的机会。

2007年,合肥市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2019年,又拿出100亿重仓新能源,投资蔚来。合肥市政府投资战绩超越大多数投资大佬的背后,是其在标定赛道后会真金白银投入巨资引入头部企业,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条件。

合肥市政府,堪称2020年风投行业的得意者。

在蔚来汽车发展利好的带动下,在招商风投方面颇有心得的合肥市,还顺带完成了江淮大众的改组计划。2020年5月,大众中国、江淮汽车共同签署了对江淮大众的增资协议。12月2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在兜兜转转3年以后,作为大众汽车在“南北大众”之外新晋落子合资企业的江淮大众,最终在增资协议下,正式成为大众中国的“嫡系”。

如果要为合肥引入蔚来、改组江淮大众找出一个最大的受益者。或许,非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莫属。

李斌(左)与?安进(右)在交谈

2019年,在左延安之后,带领江淮汽车屡屡错失发展良机的安进,在媒体的口诛笔伐之下,陷入了一场个人公关危机。一年之后回头去看,在最后的任期内促成江淮蔚来、江淮大众最终落地的安进,反而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得意者,也为江淮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市场留下了自己的浓重一笔。

得意者寡,失意者众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管理者,都拥有蔚来和李斌的运气。

在大众中国增资江淮大众的背后,隐藏着跨国车企在华寻求控制权的野心。比如,在大众汽车之外,受汽车外资股比政策的影响,戴姆勒、宝马都谋求在华合资公司股比从50%提升至75%。

在中国政府快马加鞭开启了汽车业转型新赛道加速工程的同时,外资车企仍然在企业控制权、利润分配等问题上反复周旋。

11月28日,大众集团掌门人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在领英发表了名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How?we?transform?Volkswagen)》的长文。

“大众集团的规模、历史、品牌的当前价值以及在经典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专业知识,在剧变时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在长文中,迪斯坦言道。

迪斯领英发表长文《我们怎么改变大众》

12月1日,迪斯的抗争显然并未收到成效。迪斯虽然没有下课,但也没有赢得大众汽车监事会对其本人的续约合同和填补空缺职位的支持。

或许,处于改革受阻、陷入削权困境的迪斯,在艰难推行Transform?2025+战略四年后,终将成为2020年岁末最大的失意者。

迪斯抛出“我们如何改变大众”的疑问,只是掀开了跨国车企转型困境的一角。在电动车面前,豪华品牌和大众类品牌,同样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从2018年开始的中国车市震荡调整,到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出台,均意味着燃油车在中国车市的黄金时代宣告终结。

不论是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还是以大众、丰田、通用、本田为代表的跨国品牌,即使,2020年还能攫取最后的市场红利,但最终都将不得不面对份额不断萎缩的燃油车市场。

与此同时,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年代,出现的另一个新现象是,汽车行业的核心供应商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前台”,成为决定未来汽车技术走向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他们吼一吼,汽车行业也要抖一抖”。

外媒报道大众芯片供应告急

日前,据自媒体《愉观车市》报道,受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从12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

虽然,大众中国方面回应称,芯片断供的影响被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正在想办法解决。但是大陆汽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潜在的芯片交付瓶颈或将延续到2021年。”对大众集团来说,好消息是在解决了ID.3的软件问题后,依靠欧洲市场的高额补贴,ID.3实现了月交付10,000辆的出色成绩。

但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如果每家跨国车企都走上迪斯所预见的道路,无法在战略上做到深化、持续,在技术和市场上无法做到兼顾,那么,2020年,或将成为他们集体失意的起点。

同时,南北大众的“断芯”之痛,也暴露了一个事实——我国车用芯片自主率仍处于低位。根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我国车规级芯片超过90%依赖进口,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芯片,基本全部被海外巨头垄断。

对于兼顾芯片开发的比亚迪等车企来说,这当然是一个绝对利好。但对于专注于软件算法开发的新造车企业、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乃至自主传统车企而言,这又是一个长鸣的“警钟”。

回到迪斯带有“逼宫”意味的长文,我们也不难看出,即便是迪斯这类“汽车强人”、“顶级职业经理人”,在面对汽车产业艰难转型的观念冲突、权力纷争和复杂局面时,也常常力有未逮,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由此对照着来看曾执掌华晨汽车13年的祁玉民,即使在去职多时之后,仍然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结局,表面上是为华晨汽车的破产终局买单,实则是表明车企变革求存的艰难与风险。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快“淘汰”之旅。

无论是众泰汽车、华晨汽车、力帆汽车这些老牌自主车企,还是前途汽车、拜腾汽车等新兴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走上停摆的道路上。

这背后,?2020年最失意的不光是亦庄国投,还有押注新能源赛道却不慎押错宝的地方政府。毕竟,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有合肥市“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日趋成熟的投资know-how。

其中,最为受伤的或许要数江苏地方政府。比如,南京市参与投资的拜腾汽车,今年6月宣布融资及生产运营遭遇了重大挑战,将停工停产;比如,赛麟汽车的暴雷,为投资方如皋市政府带来许多非议;此外,淮安市政府引入的敏安汽车、苏州市政府招商的前途汽车,都陷入停摆的命运。

前途K50下线仪式

同样受伤的还有江西地方政府。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就有10余家造车企业投身江西各地级市,进行生产基地的建造。但截至目前,江西出产的造车新势力,除了爱驰汽车还保有行业的存在感之外,其他的企业已不可避免成为新造车运动的“炮灰”。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200个,相关规划投资金额高达1万亿元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累计超过2000万辆。按照规划,这些项目大多数应该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产。但事实却是,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客与注脚。

从对造车新势力非常开放欢迎,到如今谨慎引入新造车企业,地方政府对于新造车企业的态度在2020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今,即便电动车生产资质审批权下放了,地方政府也不能一味大开绿灯。如果只考虑引入,不考虑培育,甚至不与本地产业做深入的结合,那么,地方政府对于新造车项目的热情,注定会随着产业政策的收紧,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不利,而让本地新造车项目迅速归于冷清。这也普遍让地方政府与新势力们从曾经如胶似漆的热恋情侣,成为互相伤害的陌路人。

在这股地方政府参与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中,还有一个异类——上海市。它不光拒绝了蔚来后续追加投资的意向,坚定看多特斯拉,而且,还通过使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手段,在2020年再次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推动力。

10月下旬,在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同时,上海市出台了《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对外地牌照在上海市区的限行进一步升级。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上海使用的挂外地牌私家车高达170万辆。上海“禁外令”的出台,上汽荣威的销量达到了往期的3倍,特斯拉也变得一车难求;蔚来,理想,小鹏等订单数量也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11月参加拍卖沪牌的人数也比上月增加了64,771人,达到186,549人,沪牌中标率也从10月的12.7%跌至7.8%。随着拍牌人数的走高和中标率的走低,上海“禁外令”以一种间接但不可阻挡的方式,将更多意向车主推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斑窥一豹,这种来自市场的利好和趋势,无可避免的也将成为得意者的土壤,失意者的怅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撩车》是创业邦旗下的 汽车 栏目,本期我们将推出 「换道超车」 封面系列报道,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国 汽车 产业中创新、创业、创投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 | 大湿兄

编辑 | 及轶嵘

拍摄 | 张勇

设计 | 李斌才

“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这是 汽车 之家创始人、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的判断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商人,他身上有很多独特的标签:高中学历、网络意见领袖、80后连续创业者。

创业的本质是企业家通过创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资源、改变原有产业链的运转方式。但没人能未卜先知,断定自己一定正确。在发展路径上,李想选择了增程式电动车这条人迹罕至的赛道,并把这家公司前行的方向设向了更具挑战和未知的自动驾驶领域。

“无论在产品、销售还是后端的供应链方面,我们其实都把自己看成一个行业的开拓者,我们在做引领时代的事。”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在接受创业邦专访时表示。

2020年7月30日晚9点30分,理想 汽车 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1.5美元/股。对于李想而言,公司上市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千亿美金市值的起点。

李想不是马斯克

理想也不是特斯拉

有人说:“特斯拉和理想 汽车 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位网红老板。”

理想 汽车 ,是李想的第三个创业项目,也是他缔造的第二家上市公司。除了第一次创办泡泡网赶上了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潮,第二次创业创办 汽车 之家、第三次创业创办理想 汽车 ,他都是以一个“后起之秀”的角色出现。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但他却习惯了“开拓者”的形象,从在线支付的PalPay,到电动车特斯拉,再到民营航天公司SpaceX,几乎在每条赛道上马斯克都会选一条无人问津的路。

虽然创业经历和人物特征有所差别,但在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看来,两人最大相同点之一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马斯克的意见和想法,经常跟一般人不一样,跟所谓的传统智慧不一样。其实李想也是,有的人跟他聊天特别费劲,因为他的主意永远跟你不太一样,因为他是独立思考的,可能没上大学是有好处的。”

他还用一个“二八理论”来解释这种差异化:“我们对于一件事,80%是基于传统智慧,老师已经交代你这些,你就记住这些是对的,你基于这个再去发展另外20%,这是传统的想法。”

沈亚楠说,李想会退回到零,从根上思考问题:客户到底是谁?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在原有基础上做新决策,很多时候事实证明是错的。现在的市场和客户变化很快,基于原来那些想法再去做决策都不对。”

马斯克也曾用“第一性原理”来解释:“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类比思维去思考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跟风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 “回溯事物本质,重新思考该怎么做”。

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拍摄:创业邦)

当造车这个大门向李想敞开时,他并没有和国内已经迈出第一步的那些造车创业者一样,从纯电动车的赛道起跑,而是重新选择了一条解决当下行业痛点的路径——增程式电动车。

通俗点说,就是给电动车加了一个燃油发电机发电,但最终由电机驱动 汽车 ,燃油发动机不驱动。在一台长5米、宽近2米的中大型SUV上,综合了纯电动车与燃油车两者的优势,也避开了纯电续航短、燃油油耗高的问题。

其实,理想 汽车 在整个新能源 汽车 领域都是异类般的存在,但沈亚楠有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说要学特斯拉,要在中国打败特斯拉,做一个中国特斯拉。特斯拉做纯电车,研究电池,做电机,我们也研究电池,做电机。假设特斯拉做的这80%是对的,我在它之上再去改那20%,这是传统智慧。”

实际上,大部分中国纯电动厂商确实是如此行动的。在原有的路径上,在电池续航上尝试创新,争取续航一举甩开特斯拉。比如,特斯拉国产Model 3最低售价车型约27万元人民币,但续航仅445公里。而同样售价约27万元的广汽新能源AionLX,续航就达到了650公里。

虽然赢了参数但却输了销量。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第一名Model 3卖了4.5万辆,第二名比亚迪秦EV卖了2万辆,第三名广汽新能源AionS卖了1.7万辆。简单算一下,二、三名加起来都不及特斯拉。

沈亚楠认为,现阶段充电设施才是电动车行业的天花板,而非电池和续航。 “电池的突破,现在都是渐进式的改善,在真正的固态电池之前,其实不会有数量级的飞跃,它是一个渐进式的优化。”

回归本质思考,特斯拉为什么做纯电动 汽车 。他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在美国90%的特斯拉用户都有家用充电桩,特斯拉只要通过超级充电站解决高速路和目的地充电的问题就可以了。”

但把充电问题放到中国就截然不同:“在中国可能有10%、15%的人最终会有充电条件,但是多数的人没有充电条件,即使他家里有充电桩,那他还要考虑跑长途时候的充电问题。”他补充道。

除了充电桩数量不足,在使用效率、充电速度上,依旧挑战重重。沈亚楠举了个例子:“譬如一个车,至少要充电一个小时,补能效率是加油站的大概三十分之一。北京现有660多个城区加油站,如果要把北京这些加油站全都换成充电站,要30倍,在北京到哪儿去再找出足够的场地去建充电站。”

此外,充电速度的提升是技术强驱动型。通过固态电池加上车本身高压平台,来实现800V甚至更高的电压平台(目前市面上通常在300 400V)。“一旦技术可行后,加油和充电之间效率的差值就会缩减一个数量级,改善了6倍左右,这样充电设施的商业模式,和它铺设的速度就会加快。”

沈亚楠也称之为2.0版本: “我们自己也在做技术储备,但这个成熟之前我们是不会做纯电车的。”

亲历智能手机变革

闯入智能 汽车 赛道

对于 汽车 这样的高门槛行业来说,唯有技术变革的时期,创业窗口才会打开。2014年底,特斯拉Model S进入中国市场,当时还在 汽车 之家的李想,成为了首批车主。意识到智能 汽车 转型风口到来的,除了李想,还有他的联合创始人沈亚楠。

谈到加入到理想 汽车 ,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解释的原因似乎很简单,他说 :“创业,不就是两件事嘛,一个是看赛道,一个是看人。”

从手机到 汽车 ,新赛道足够宽。另外,虽然沈亚楠有联想、埃森哲、中兴的工作经历背书,以及上海交大、爱丁堡大学的教育背景,但初次创业的他,毅然决定找一个老司机。“跟着老司机一起开车会比较好。”他说。

2015年的5月1日,沈亚楠和李想见了一面,两人相谈甚欢,最终决定一起创业造车。 “恐怕也应该是我职业 历史 上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沈亚楠说。

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拍摄:创业邦)

很多人,把今天的特斯拉与当年的苹果放在一块比较,在联想工作长达9年的沈亚楠认为,今天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发展与当年的智能手机有诸多类似:

首先,市场形态类似。

“智能手机当年发展的时候,卖得的最好的手机其实是诺基亚的中端机,但苹果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中高端机。上有超高端Vertu,下有深圳华强北出品的大屏千元超低端机。”

沈亚楠认为智能手机初期,呈现出的哑铃形的市场形态,正好与当下的电动 汽车 行业类似。从2020年8月的销量就可以看出端倪,热销榜上特斯拉Model 3以1.18万辆稳居第一,而第二名为起售价仅2.88万元的宏光MINI EV。

其次,供应链重构类似。

“从供应链角度讲,会有新的跨行业进入者带来的变化,像智能手机实际上有很多原来不做手机的人,譬如做玻璃的,做零部件的进入手机行业。”

实际上,我们看到今天的 汽车 行业,不仅像Tier1的博世、大陆都在向智能 汽车 领域转型,就连华为也加入到智能网联 汽车 的竞赛中,直接杀入三大增量领域:软件平台、生态平台、硬件平台。

最后,是供应链的合作方式。

代工一词在智能手机时代就有。虽然最早诺基亚、摩托罗拉都是自建工厂生产,但后来的苹果把代工模式推向高潮。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开10个厂,但是如果代工的话10个厂都可以给你生产,所以说它爆发性比较好,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手机从非智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它有一个很强的爆发期,供应链也能跟得上。”

在沈亚楠看来,代工生产并不意味着效率更高,自建工厂对质量控制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代工生产的优势在于它的爆发性好。

“销量爆发背后的最大风险,在于供应链。”

理想 汽车 常州自建工厂

他认为,相较于以前智能手机的供应链,可以在不同品牌之间进行切换, 汽车 零部件的刚性更强, 汽车 零部件的供应商依附于传统主机厂。即使是需求端爆发很快,但供应端的产能并不一定能跟上爆发。

如果找到瓶颈,如何解决问题是理想 汽车 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但我们也不可能闭着眼睛去投资,这样就太浪费了,你投资太早也是一种浪费。最好的策略在于,你如何能够更快地反应。”

当然,看到这里很多人会以为,理想 汽车 的诞生,仅仅是想做好、卖好一款解决里程焦虑的电动车。但是,你要知道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曾写下过创办这家公司的初心——“用 科技 改变出行,让更多人受益。”

理想的理想

驶向千亿美金市值

李想曾说: “我已经做了一个百亿美金级的公司了,我真的想打造一个千亿美金级的公司。”

在他眼中,自动驾驶即这条驶向千亿美金的道路——造车、拼命地卖车,就是希望在2025年时,能够获得一张自动驾驶赛道的入场券,到2035年的时候,让理想 汽车 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商。

“那些认为李想的理想是操盘一个千亿美元的理想 汽车 的朋友们,你们还是低估了一个数量级。”王兴表示。换而言之,王兴认为李想未来能够操盘一个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截止IPO前,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及美团关联方,已经累计向理想 汽车 送去了1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 汽车 当下有三场硬战要打:

首先,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

“你如果还是一个很小的企业,其实没法参与第二阶段的自动驾驶竞争。”在沈亚楠看来,自动驾驶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不能完全只靠资本市场不断烧钱,必须在2025年之前形成很强的造血能力,才有机会进入到第二阶段的赛程。

招股书显示,理想 汽车 前期最重要的投入都在研发费用上,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2019年和2018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1.7亿元和7.9亿元。但这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是一个短板的效应,不可能电动技术最牛,但智能、网联很差。从资金投入的角度讲,你会看到我们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占比会越来越高。”

按照理想 汽车 的预估,到2023年的时候,智能化的投入在研发占比上,会超过其他所有的部分之和。包括每年开发车型的投入,都要小于在智能自动驾驶方面的投入。

其次,数据的门槛较高。

“你的自动驾驶能做多好,跟你能采集多少数据非常相关。因为人工智能其实说白了,就是你喂给它更多的高质量的数据,它就不断地训练自己。”沈亚楠认为,车的高质量数据与销量将形成正比。

“要有足够的数据,必须是有足够的车铺在路上,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信念。数据是智能的根基,数据的来源也不能是靠假数据,或者说别人标好的数据,一定是你自己车采集的数据,所以我们车的量必须要大。”

根据10月12日发布的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上险数),理想ONE 9月上险数为3830辆,上险数据显示,理想ONE在9月超越蔚来ES6、比亚迪唐DM、特斯拉Model X等车型,成为新能源SUV销量第一。

销售渠道方面,今年直营零售中心将从9月底的35家,增设到近60家。来拓宽其销售渠道,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和相应资源。

理想 汽车 CTO王凯

再则,人才的竞争。

“到2025年之后,自动驾驶的竞争会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加寡头化。”

2020年9月22日,理想 汽车 与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NVIDIA及英伟达NVIDIA中国合作伙伴德赛西威在北京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并将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率先使用英伟达Orin系统级芯片中运算能力最强的产品。

在沈亚楠眼里,通过与业内头部供应商确认长期联合关系,明确未来几年内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进而才能推导人才的使用,围绕着战略把足够多、足够好的人才聚拢。而剩下的,就是逐步通过产品化的方式去落地,并且做好心理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最后,沈亚楠还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来形容如今的理想 汽车 。“我们目前做的,无论在销售方面,供应链方面,还是在自动驾驶上用最新的平台去突破,前面都已经没有标杆了。”

他还透露,原本有传统车厂决定用英伟达的Orin芯片,但由于它们要2023年以后才能上市,所以最初英伟达将芯片上市时间设在了2023年,但现在理想 汽车 的出现把这个时间提前到了2023年。“我们不是Orin的第一个客户,但我们会是Orin的全球第一个上市客户。”

“从现在开始,我们做的都是引领的事。” 沈亚楠说道。

写在最后

李想创办公司时将其命名为车和家,如今他用这个名字去解释,自己对自动驾驶的思考:在未来, 汽车 就是一个移动空间,像家一样。这或许是他当初的理想,如今他需要带领一群人,奔向这个理想。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