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地震预警通知单背后,是日本旅游业者看着预订名单上越来越多的“已取消”字样时无声的叹息。
“电话响个不停,但都是取消订单的。”日本高知县一家日式旅馆的员工无奈地表示。在2024年8月日本气象厅发布特大地震预警后的24小时内,约450名预订客人取消了住宿。与此同时,静冈县伊豆半岛的下田市旅游业者面对着超过550名游客集体退订的困境。
地震预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日本旅游市场激起层层波澜。在爱媛县松山市道后温泉区域,预计短短一周内将面临至少1000名游客取消预订的惨淡局面。
然而最令日本旅游业者忧心的是,曾经最大的客源国——中国的游客正在集体远离这片“樱花之国”。
---
## 01 末日预言,日本地震预警的蝴蝶效应
2024年8月8日,一场7.1级地震突袭日本宫崎县近海。随后,日本气象厅发布了一份引发全国震动的预警: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区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上升。
这份预警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瞬间改变了日本旅游业的命运版图。
和歌山县白滨町的白色沙滩曾是夏日游客的乐园,如今却空空荡荡。当地被迫关闭海滩,取消烟火表演。酒店前台电话响个不停,但通话内容出奇一致——350次预订取消记录在案,咨询安全的电话却寥寥无几。
香川县琴平的一家温泉酒店体验了同样的寒意。8月10日至17日预定的50多间客房被集中取消。在宫崎县日南市,一家温泉旅馆当天就接到约30个盂兰盆节假期的订单取消通知。
“自预警发布后,电话取消订单的数量激增,”旅馆工作人员疲惫地说,“地震成为顾客取消行程的最常见理由。”
## 02 中国游客的缺席,日本旅游的巨大空洞
在日本的旅游版图中,中国游客曾是不可或缺的一块。2019年,访日外国游客中三成来自中国大陆。如今这块版图正在快速萎缩。
刘小姐(化名)原本计划与朋友前往日本奈良公园喂小鹿,再到北海道札幌拍摄情侣照。她早在2024年3月就购买了长沙直飞名古屋的往返机票。但在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后,她和三位朋友毅然决定:退掉机票,转道新加坡。
“机票便宜,办团签也无需递交很多材料。”刘小姐的理性选择背后,是中国游客对日本旅游信心的崩塌。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发起的一项投票赤裸裸地展现了这种变化:在1.4万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仅5%选择“会”去日本旅游。一位网友的留言获得广泛共鸣:“现在未去,将来不去,永远不会去。”
长沙的杨先生(化名)原计划2025年春节游览富士山,如今已在查询韩国、新加坡等替代目的地的信息。“出于安全考虑”六个字,道出了无数中国游客的心声。
## 03 机票价格暴跌,旅行社的艰难求生
地震预警与核污染水排海的双重打击,让日本旅游市场陷入寒冬。
在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8月24日后飞往东京、大阪的机票搜索量较之前减少近一半。市场需求断崖式下跌的直接结果就是机票价格暴跌——从往返过万元人民币,直线跌至两三千元。
旅行社陷入两难境地。北京一家主做日韩游的旅行社负责人陆远(化名)无奈解释:“赴日游成本较高,成团一般在三十人才能保证收益。”面对收客压力,不少旅行社选择直接下架赴日游产品。
签证数量的变化更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寒意。曾经因5月签证政策放宽而火爆的日本签证申请,如今送签量骤降至旺季的十分之一。“比往年淡季更惨淡一些。”一位从业者叹息道。
靠谱旅业CEO张致宁的判断更为严峻:“中国赴日旅游市场即将企稳回升的势头或被拦腰斩断。”一旦游客在国庆期间“用脚投票”,日本的泛旅游经济将因中国游客减少而萎缩。
## 04 灾难级损失,日本政府的经济预警
2025年3月31日,日本政府发布的最新灾害评估报告描绘了更加黑暗的前景。如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发生,经济损失可能高达29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死亡人数可能达到29.8万人。
这一数字较2013年的估算值大幅上升了72万亿日元。灾难经济学家木内登英估算,仅2025年1月能登半岛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8000亿日元。
最令人警醒的是,29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日本2024年全年GDP的50%左右。这种规模的灾难不仅会重创日本经济,还将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全球——从汽车到电子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将面临剧烈波动。
报告特别指出,沿海地区尤其面临海啸的严重威胁。如果地震发生在冬季深夜,人员疏散难度加剧,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攀升。灾后避难生活还可能带来2.6至5.2万名的“关联死亡”人数。
## 05 漫画家们的微笑,灾难中的精神慰藉
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预警,日本漫画家们再次拿起画笔,为国民提供精神慰藉。他们的创作意外成为这场危机中的一抹亮色。
2016年熊本地震时,漫画赈灾活动再次兴起。《海贼王》作者尾田荣一郎将主人公路飞和熊本县吉祥物萌熊绘制在一起,亲笔寄语:“我自己也是熊本人,一定要为灾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当前的危机,一位日本漫画家表达了复杂的心情:“也挺好的,提高了大家的防灾意识。”在灾难面前,艺术创作成为凝聚人心的独特力量。
---
日本旅游业的冬天已经来临。和歌山县白滨町的沙滩上,没有了游客的足迹;静冈县伊豆半岛的旅馆里,空置的房间越来越多。曾经依靠“爆买”中国游客繁荣的商店街,如今店员们只能望着空旷的街道发呆。
“失去中国游客的日本旅游市场,其复苏的上升曲线还能维持多久?*”旅游业者张致宁的疑问在市场中回荡。随着机票价格跌至谷底,从中国往返日本的机票价格已降至不足2000元人民币,但游客数量并未回升。
地震预警终将解除,但游客信心的重建远比建筑加固更为艰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