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这篇内容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峨眉山徒步旅游路线图,被认为是全网最完整的峨眉山徒步路线,路线涵盖了峨眉山的主要景点,包括金顶、万年寺、清音阁等,为游客提供了一条最佳旅游路线,通过这份路线图,游客可以全面体验峨眉山的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享受一次难忘的徒步之旅。
这可能是全网最完整的峨眉山徒步路线
接下来的两天一夜我将从报国寺徒步上金顶、一路上沿伏虎寺、雷音寺、圣水阁、清音阁、九十九道拐、仙峰寺、钻天坡、到雷洞坪的灵觉寺,夜晚在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寺庙住宿,第二天早晨登顶拜谒十方普贤。
(附赠一张峨眉山徒步路线图)
峨眉山徒步路线首先始于报国寺,报国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在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报国寺由此得名。
在报国寺前,我写了一首诗:
报国寺前步徘徊,凤凰湖边雨霏霏。
蓑衣芒鞋红尘客,一根竹杖上峨眉。
沿报国寺左侧红墙往前走。不知当年郭襄上峨眉山时是否也是从红墙而过?郭襄上峨眉山是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襄阳城破,举国皆殇。彼时,她独自一人背携倚天剑远走峨眉,开创了创峨眉一派。今日我上峨眉,手中没有倚天剑,只有一根竹杖。
大约15分钟可到伏虎寺,没错这是“虎”字啊,依然为康熙手书。再来一首诗:
手握竹杖当剑行,寻迹峨眉觅侠情。
信步徐行伏虎寺,何人解我意难平。
伏虎寺继续向前行进20分钟左右你会看到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解脱桥。
解脱桥边有村民居住
桥的后面就是解脱坡,在解脱破的尽头就是雷音寺。所谓解脱桥前解脱坡,人人经此求解脱。
解脱坡下石碑刻有“清心解脱”四个字
到了雷音寺,我又想起了郭襄,于是就写了一首清平乐:
坡长寺古,解脱寻禅处。雷音悠悠传钟鼓,林掩佛门净土。
那日渡口寒风,终成梦幻虚空。赐名弟子风陵,莫笑言不由衷。
雷音寺,不知当年郭襄女侠是否在此处闻雷音而解脱呢?
雷音寺之后步行约40分钟可达纯阳殿,纯阳殿也是峨眉山为数不多的道家道观。这里供奉的是纯阳子吕洞宾。
纯阳殿从去年秋天就开始修缮啦
拜谒了吕祖后,再来一首词:
剑携云走,尘世逍遥友。酒意诗情皆参透,笑看功名利诱。
吕祖自在如风,洞宾御剑飞升。君立纯阳殿前有何求?借它三两黄粱米,烫壶浊酒解余愁。
纯阳殿后会经过一段下坡路,然后大约半个小时就能看到圣水阁,也称神水阁。
到了神水阁我也正好口渴啦,就喝了几口圣水阁的泉水。然后再即兴写了一首《如梦令》:
赶路渐觉口渴,幸遇神水孤阁。
古木映清泉,怜我凡尘俗客。
蹉跎、蹉跎,已是半生漂泊!
这里的水是泉水,是可以喝的啊。
泉水甘甜、解渴,我喝了不少。
神水阁往前走个10分钟就是中峰寺。
这里可以免费提供热水,其实峨眉山的大多数寺庙都可以免费提供热水,这一点必须点赞。中峰寺在往后走15分钟,这时我看了下表,9点31分。
峨眉山徒步检票口
没错,也就是说从早上七点报国寺开始出发,两个半小时后,我才到达检票口。果然,峨眉山才是不收废物门票的景区。
过了检票口你一抬头,爬山的强度一下就拉起。
爬上这一段台阶路,就又到了一片居民区,大约20多分钟,你会在你左手边看到一座寺庙-广福寺。
广福寺
过了广福寺,200米后就是清音阁。清音阁,又称卧云寺,唐时名牛心寺,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明朝初年,僧人广济将其改名为“清音阁”;清音阁只有一个殿堂,阁前有“接王亭”;清音阁虽小,但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山环水绕,景色优美,其整体布局体现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境,是我国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有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
从中峰寺、广福寺到清音阁我还没发骚呢,不是,我还没作诗呢!来一首七言律诗吧:
中峰古寺倚云端,缥缈空灵岁月绵。
广福禅堂香火盛,几人许愿众生安?
清音阁下流水潺,似诉尘间几世缘。
独步其间心自远,寻得宁静忘流年。
到清音阁后有两条路可以继续上山,一条是左手边的一线天方向 另一条是右手边的万年寺方向。我走的是左手边的一线天方向,因为这条路更为险峻难行,特别是中间一段的九十九道拐,更是会让人爬的怀疑人生。既然是爬山,就选择难行的路段。
过了清音阁就是一线天。
一线天
进入峡谷、踏上栈道,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高200余米,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逢中劈开,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一线,约宽3米,最宽5米,故此景名“一线天”。
在一线天后紧接着就是猴区,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 可到洪椿坪。
一进寺门,"洪椿晓雨"四个耀眼的大字,横陈在银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了然:这儿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观赏似雨非雨的"雨",玩味着"翠湿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在《阙题二首》中咏唱的那样: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洪椿坪有斋饭 ,自助素斋30元/位。
从一线天到洪椿坪一路美景不断,诗兴大发的我又要舞文弄墨啦:
青山如黛,一线天光窄。石径幽深人踯躅,却叹自然奇态。
洪椿坪上清幽,静看晓雨绵稠。往事不堪回首,几人还记心头。
我到洪椿坪的时候是上午11点24,也就是说从早上七点报国寺开始出发到现在已经爬了4个半小时啦。
在洪椿坪用过斋饭,又休息了一会,12点20开始出发,大约40多分中,终于来到来到了劝退诸多爬友的九十九道拐。
都说九十九道拐要沿山路连续拐九十九次,所以叫九十九道拐,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拐。我一遍爬一遍数,实际上只有六十七拐。虽然只有六十七拐,但也足够让你爬的怀疑人生。就当你快绝望的时候,茶棚子就出现在了你的眼前(又称凌霄亭)。我开始爬九十九道拐时是13点05分,到茶棚子时是13点50分。
茶棚子(凌霄亭)
到了茶棚子要办三件事,一是休息,而是喝水,三是作诗:
峰回路转,九十九道弯。攀登艰难心未乱,只为风光无限。
茶棚静立山间,歇脚品茗悠然,静听微风晓语,坐看轻烟如岚。
茶棚子后会有一段平路,步行大约40分钟就是仙峰寺。景区介绍说仙峰寺常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果不其然,当我走到仙峰寺时大雾骤起,可视距离不过10米。
仙峰寺14:47
仙峰寺,初创于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为一小庵;明代初,该寺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名“仙峰禅林”;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毁于火灾,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并沿用。
到仙峰寺后继续向右手边走,20多分钟吧,就到达了遇仙寺。
遇仙寺16:11
关于遇仙寺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说是古时候有一个人上峨眉山求仙,走到这里,遇一砍柴的农民对他说:“清闲无为便是仙,何须走上峨山。”说罢便隐身不见,此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满意足地返下山去。后来和尚便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叫“遇仙寺”。大家可以在这里歇歇脚,体会一下“清闲无为便是仙”的哲理。
遇仙寺后继续前行,16点52分到达了九岭岗。
九岭岗16:52
九岭岗也是另一条登山路与我走的路汇合之处。也就是在清音阁处分开的两条登山路中的另一条,万年寺-华严顶方向会在此与一线天九十九道方向的登山路汇合。
两条路汇合后经钻天坡可达洗象池。其实相比九十九道拐,钻天坡才是让人绝望路段。 因为在九十九道拐时你的体力还勉强可以支撑,但到钻天坡时你已经连续爬山10个小时啦,这时你只是靠着一口气在支撑。
钻天坡
过了钻天坡就到了洗象池,此时是17:55分。
洗象池
象池月夜
洗象池海拔2070米,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若清秋朗月高照,万籁俱寂,清光无限,仰望星际,飘飘欲仙。所以,“象池夜月”为“峨眉山十景”之一。
这一路上的寺庙其实都可以提供住宿和斋饭,价格也算可以接受,洗象池当然也可住宿,但此时的我感觉还可以继续走一段路,于是就坚持了一下,一鼓作气到了雷洞坪的灵觉寺。
灵觉寺20:07
到了灵觉寺已经是晚上等我20点07分,也就是说从报国寺算起已经爬了11个小时啦,体力几乎消耗殆尽,再加之夜晚天气较冷,遂决定在这座寺庙住一晚,明日再上山。灵觉寺有多人间、三人间、单人间等多种客房,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因为那天游客不多。寺里知客僧人按200元的价格给了我一间单间 ,环境还不错。可以洗浴,是带卫生间的。
在灵觉寺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凌晨6点我就出发上金顶啦。一出寺庙大门,正好看见日出,这美景也是把我惊呆啦。于是我又耐不住诗兴大发,写了一下几句:
雷坪日暮沉,古寺钟声闻。
倦旅觅栖处,禅意引归人。
借问客房有?求得一宿温。
翌日晨曦绽,坪上微风喃。
催吾趁早行,心向金顶攀。
灵觉寺前观看日出
从灵觉寺出发先是到接引殿,后经太子坪差不多3个小时后终于登上了金顶。到金顶是已经是上午九点多啦。
两天累计爬了15个小时,在峨眉山金顶我必须留下了一首诗和我祈愿:
三十年前未参禅,初时岁月好安闲。
而后有缘入禅道,却觉苦海漫无边。
佛经本道脱尘苦,何致吾心困惑悬。
欲问禅机何处解,今朝登顶拜普贤。
普贤座下,吾有三不求
善行,不求福报,
自省,不求消业,
诵经,不求功德。
菩萨面前,亦有三所愿
于亲,愿体泰康健。
于友,愿情义长绵。
于己,愿有一人相伴,赴江湖之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