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日本旅游业朋友交流,了解到日本政坛正经历右倾趋势,这一变化对旅游业有显著影响,中国学者指出,要理解这一现象,必须深入分析日本的战略目标和潜在威胁,这表明日本政治动向对旅游业及国际关系均有深远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其发展。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反对举办东京奥运会的人才是强烈反日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发表的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在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进展缓慢的情况下,日本民众出于安全考虑提出反对意见,却被错误地贴上“反日”标签,安倍因此被批评为“极端”和“激进”。
这是当前日本政坛的一个缩影,一段时间以来,以安倍为代表的鹰派人士不断露头角,日本政坛右倾趋势渐显,现任首相菅义伟继承安倍的外交路线,上台后不断加深日美同盟关系,外相茂木敏充密集出访波罗的海三国和中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四国,毫不避讳地表示是为了“抗衡中国影响力”,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记者会上频频就涉港涉疆问题“表示关切”,日政客释放大量不友好的信号,导致该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持续走低。
“日本的右倾趋势将会加剧。”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日本在对华交往上始终秉持“既合作,也遏制”的原则,看重庞大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暗中通过一些手段企图牵制中国,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发现,凭借自己的力量难以应对不断崛起的中国,所以想和欧美捆绑在一起。
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强硬,但集中在经贸层面,这不是日本乐见的,拜登上台后,在政治安全、民主价值观以及所谓“人权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攻击,笪志刚说,大国博弈为日本带来新一轮战略契机,在香港、新疆、台湾等中国内政方面,日本跟随美国“起舞”,希望国际舆论环境出现一些有利于它的变化,日本“拉虎皮扯大旗”,把以往幕后的想法搬到台前去“挑衅”,日本内部一直有声音认为,倘若台湾发生不测事态,势必影响冲绳,日本必须介入台湾问题,最好再拉上欧美等外部力量。
笪志刚说,日本总让外界误以为是“迫不得已”配合欧美,其实它在背后也做了很多工作,日本一直希望能够乘着“外部东风”,把一些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说出来,这对华是一种巨大的筹码释放,“日本很狡猾”,而政治上的右倾现象正在挤压日本亲华派的生存空间,有驻日华人团体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往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他们常常会邀请一些友华人士出席,现在这些人顾虑重重,有时连录制视频的请求也会婉拒,而且在给中方发送贺信时,一些日本友华人士会特别强调这么做是受活动组织方的委托,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只是出于礼节”,他们担心在日本国内遭到攻击。
“这种社会氛围和日本政治风向、外交决策息息相关,反之亦然——日本政客做出对华强硬的姿态,才能赢得支持率。”笪志刚表示,不能说日本现行对华政策导致中日关系发生逆转,但其一次次的试探和挑衅相当于“量的积累”,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形成“质变”,他认为,日本在今后的对华交往中,态度会越来越公开,立场也可能更加强硬。
笪志刚提醒说:“我们必须对日本有客观的评价和认识,看清其战略目标和战略威胁,切忌忽视日本在地缘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本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国家,否则它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他也强调,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分歧,实现共同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