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绿化管理定位(绿化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5-22 05:52:58 游览:77 次

 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任何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计划。以下是我收集的绿化的工作计划,欢迎查看!

绿化的工作计划1

 20**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绿色**行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盯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按照省级园林城市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县城园林绿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区绿化景观效果和档次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广场绿化、公园绿化为中心,道路绿化为骨架,环城防风林带为屏障,庭院绿化为依托的生态绿化环境格局,提升了绿化水平,城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创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年工作总结和20**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进展情况

-88

 (一)、南屏山森林公园核心区改造工程。本年度建设工作有山体绿化、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公园面积87.3公顷,年度计划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计划完成投资**00万元。

 (二)、襄河景观带工程。项目总长9.8公里,包括:

-157

 1、穿城段外环堤顶道路(起点王坝,终点S206襄河大桥),城市对外交通公路绿化建设9.292公里,完成投资**00万元。

 2、沿河景观带,回廊、绿地建设,绿化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

 3、外堤堤顶及迎水面草坪绿地建设工程,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

-123

 (三)、开发区绿化工程。十谭现代工业园各条道路的行道树及侧分带绿化,主要有新城大道、规划中路、规划南路、文化大道(海螺大道至新城大道)及创业大道(海螺大道至新城大道)。开发区纬三路(经三路向东延伸段)、纬四路(经三路向东延伸段)及经五路(纬二路向北延伸段)的行道树、侧分带绿化,绿化面积约25.4万平方米。

 (四)、新建道路绿化工程。完成城南大道两侧景观长廊及人行步道绿化工程,约24万平方米;完成站东路、站南路、内环南路西段、釜城路、传塘路的行道树、侧分带绿化工程。以及南二、南三、林南路,南一、秦岗、万利路的行道树绿化工程;完成全椒—神山寺—牧龙山的城市对外交通公路的约18.7公里绿化建设工程。

 (五)、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苗圃园,栽培树苗、花卉、盆景等。建设面积888888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万元。

 (六)、完成小区补绿、街头增绿工作。对新建商业住宅小区,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绿化;对安置小区开展植绿、补绿。县创园办对街头重要节点、城市空闲地块、脏乱差地块进行摸排,共确定49个约5.5万平方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县四个领导班子和县委常委所在单位带头认领,县直45家单位各包一块。

 (七)、认真贯彻落实县绿化委员会《全椒县县直机关认建认养绿地实施办法》,县直47个单位认建认养活动绿化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

  二、工作举措

 (一)、调整一个思路。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经济社会强县这一战略目标,以“五城联创”为抓手,瞄准生态建设,生态文明两大主题,以绿化为重点,以重点工程为带动,广泛开展全民植树活动,让能绿的地方绿起来,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椒。

 (二)、实施四大制度。即:(1)建立“绿色图章”制度。凡在我县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先到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验其附属绿化工程规划方案。(2)实施绿化施工市场的准入制。(3)建立绿化施工监理制度。(4)建立绿化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三)、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使经营机制更显灵活;建立机动、灵活、长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规范运作,做好制度建设。为使我县园林绿化建设逐步规范化、程序化,为县政府代拟了《全椒县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移交暂行规定》,并参与主城区35平方公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三、20**年工作计划

 今年的总结是为了积累成长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以促进来年工作更加顺利,更上档次,以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实现20**年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1、绿化管理上水平。一是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建立“绿色图章”制度,保证各类建设项目按规定建设绿地。绿线控制范围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加强绿化全程跟踪管理。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要与配套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加强对砍伐或移栽树木的控制和跟踪管理,依法查处侵占绿地、非法砍伐、破坏绿化等行为。三是建设数字园林。

 要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建设数字园林,建立可追索查寻、可定位分析、可快速补救的.长效管理机制,重点部位要达到省一级标准。四是加强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制定养护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及考核体系,建立符合实际的养护管理评价机制,推行清单式养护管理,确保园林绿地功能作用的发挥。五是推行公园市场化运营。学习推广常州公园市场化运营经验,创新公园运营管理体制,实行管养分开、作业放开,推行市场化运营、市场化养护和市场化服务,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养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绿化维护更到位。绿化维护工作作为提高绿化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今后将更加注重绿化效果的保持,形成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特色城区,为此我们将继续抓好日常绿化维护督查工作,同时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技能人才,引导他们维护作业在特色上下功夫,在精细化中出成绩,使绿化维护工作稳步提升。

绿化的工作计划2

 2018年,我局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滨江生态城区”总要求,以“东轴西谷、南北绿带、垂江画廊、大道景观”为园林绿化工作的总目标,紧紧抓住长江大保护、“大湖+”的良机,策划并分步实施东部汉正街人字形绿轴、南部汉江绿带、西部汉江湾生态谷、北部张公堤绿带,横向建设沿河大道、解放大道、南泥湾大道、长丰大道、园博大道等五条景观大道,纵向建设古田一路、古田二路、古田三路、古田四路、汉西一路、汉西路、硚口路、武胜路、利济路、多福路等十条垂江绿廊,加快张毕湖、竹叶海、古田公园及各类小游园、微景观、绿社区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建设水平。

  (一)城市园林建设,规划先行

 完成《硚口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成为指导全区园林绿化(2017-2030年)的上位规划。

 加快落实《汉江湾生态谷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工作及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的详规方案等规划设计工作。

  (二)公园、游园建设

 1、按规划要求实施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两大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园的园林绿化品质。结合“大湖+”充分利用张毕湖公园“168亩”产业发展用地,加快落实招商引资工作,打造我区体育文化强区的特色产业链。

 计划投资4000万元(不含“大湖+”项目)。

 2、启动古田公园(暂定名)建设。古田公园位于古田三路—解放大道西北片,占地面积约50余亩,目前古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初步)已完成。本项目系土地综合复合利用项目,现已基本形成两套初步方案,均为地上公园地下停车场+商业体模式。明年力争启动建设,投资约3.1亿元。争取2018年年底前或2019年年中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3、结合城中村控规绿地建设,新建2-3座街头小游园,在全区重点道路段、重要节点处新建、改建街头园林小景10座(处)。计划投资1000万元。

  (三)垂江画廊、大道景观建设

 2018年重点打造、提升解放大道(宗关—古田一路)、中山大道(民意四路—硚口路)、建设大道(硚口段)等三条景观大道以及古田三路(南泥湾大道—沿河大道)、汉西一路(汉西三路—沿河大道)垂江画廊的建设工作,计划投资2000万元。

  (四)微景观、绿社区建设

 结合社区综合整治、绿化提升工作,做好“绿社区”建设,充分利用好老旧社区中相对集中的大块绿地,建设一批园林微景观、口袋公园等,基本上解决老旧社区群众就近活动空间狭小的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亲近绿化、享受绿化。2018年计划完成20个“绿社区”建设任务,新建20-30座(处)微景观、口袋公园,计划投资1000万元。

  (五)“二园一景”建设

 按区政协2号建议案要求,结合我区“垂江绿廊、大道景观”园林绿化建设,2018年计划新建、改建、提升街头小游园2座,即:古田二路蓝焰物流前绿化隙地、沿河大道陈家墩隙地;新建街头园林小景5—10处,计划投资1000万元。

  (六)绿化提升项目

 做好全区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提高绿化管养水平,对损坏、缺失的园林植物及园林基础设施及时进行补栽和维护维修工作,加强对三级道路和背街小巷的园林绿化管养工作,做到园林绿化管理全覆盖,计划投入资金1500万元。

  (七)征地、租地项目

 过去对于村级集体土地上的绿化建设用地全部是租用,通过签订租用协议支付租金。按现在规土部门要求,均应征用,并办理土地权证。2018年将对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等绿化用地进行征用。

 2018年初步安排区城建计划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不含古田公园地下投资和两大公园征地资金)。

根据统计,至2011年美国主要城市市区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56万英亩,2008-2011年CAGR为4.28%。

美国是极其重视园林绿化与居民休闲的国家,经过60余年发展,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公园(NationalParks)、州立公园(StateParks)和城市公园(CityParks)为核心,管理运营架构完善的市政公园体系。至2009年底,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合计面积已达到9444万英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2%。虽然公园数量、面积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受到园林设计需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极为严格的财政拨款审核制度,以及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影响,美国园林行业一直按照“大园林,小施工;重自然,轻人工”模式运行,各个园林项目施工规模有限,建设施工支出(绝对金额、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在美国市政园林不断发展过程中,并未涌现出大量规模化园林施工企业,超过70%企业为员工数不足500人的中小型企业。

美国国家公园—强调自然景观,淡化人为影响

管理、运营体系完善,全球成功典范之一。美国是最早建立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国家,根据美国国会法律规定,国家公园主要包括国家天然公园、国家历史公园和国家娱乐活动区三大类,至2009年底三类园区总面积已超过8000万英亩,其中国家景区公园占比超过60%。在管理体系上,美国国家公园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垂直管理,园区范围面积内全部资源处置权均由联邦政府统一管控,任何州或城市不得私自进行开发利用。国家公园在运营上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以及部分私人或财团捐赠,门票只是作为控制游客数量,保持园区环境的调控手段,而非主要盈利来源。目前美国国家公园年均接待游客规模约在2.5-3亿人次,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运营体系已使其成为全球国家公园成功典范之一。

美国国家公园增速平稳,建设投资仅占总支出10%-15%。NPS3对国家公园认证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要求每个国家公园在满足适合性、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广泛的全国性意义,在过去60年间,美国国家公园面积CAGR仅为2%,进入90年代后国家公园总面积一直维持在7500-8000万英亩。

由于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国家自然文化遗产为主要目的,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是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NPS一直遵循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工建筑、设施只提供必要辅助功能,保证“下一代人欣赏真实原始景色”的原则,对每年国家公园新开工建设支出在总额上进行严格管控,要求各主要国家公园相互“竞争”申请总额有限的建设资金,并由丹佛设计中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在过去60余年美国国家公园总支出中,服务人员工资和园区维护费用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50%-60%,而建设施工仅占10%-15%,2009年美国国家公园建设施工总额仅为3.54亿美元,约占当年总支出的12.26%。

美国州立公园—分布广泛,较重视日常建设维护

园区地域分布广,维护支出主要来自于经营收入。美国州立公园是各州政府为保护辖区内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野生动物/矿产/植被等资源而建立起的公园体系,同时其也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场所。目前美国州立公园数量已超2000家,面积接近1400万英亩,华盛顿、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地区州立公园数量均在百家以上。但与国家公园资金基本依靠联邦政府财政拨款的模式不同,州立公园运营资金主要由经营收入、州政府拨款和其他捐款等构成,其中经营性收入是州立公园运营资金最主要来源。相对国家公园而言,州立公园数量更多、分布更广,目前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超7.5亿人次,2010年美国州立公园经营性收入约为9.8亿美元,约占全年州立公园日常运营性支出50.1%。

建设支出占比高于国家公园。由于州立公园运营支出更多的依靠园区经营性收入,相比国家公园,为吸引游客,州立公园更加关注园区建设和服务,因此在诸如周末供游人使用的宿营地、景区周边服务设施,以及人工观赏景观等方面投资力度均要强于国家公园。从1950-1975年美国州立公园建设高峰投资分类来看,虽然受到土地私有化因素影响,各州政府需耗费大量资金(约占总支出的10%-15%)进行土地购置,但在园区建设方面投资却从未缩减,建设及维护投资在总支出中比例一直稳定在20%-30%,远高于国家公园10%-15%的建设支出占比。2010年美国州立公园全部运营支出约为19.56亿美元,其中园区建设改造支出可能不达5亿元。

城市公园—日常休闲场所,单位造价远低于我国市政园林

存量面积小,“大手笔”园林城市少。从19世纪开始,随着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内寻找自然呼吸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是居民所关注的焦点。

从1858年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建立开始,全美各大城市都已陆续开始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并逐步由单一绿地逐步发展成以带状绿地联系的公园体系,其功能也从早期的环境保护、防灾、开发引导转变为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受到城区设计规划、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影响,根据统计,至2011年美国主要城市市区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56万英亩,2008-2011年CAGR为4.28%。从2011年美国各主要城市园林建设年均支出来看,纽约以近6亿美元位居第一位,但排名第二、第三的芝加哥和华盛顿仅为1亿美元左右,“大手笔”进行园林建设城市较少。、

定位“绿色、简单、自然”,单位造价远低于我国市政园林。从风格来看,美国园林是在欧洲自然式园林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此在设计、建设中更关注与环境融合,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恢复;从功能来看,相对于国家、州立公园而言,城市公园更多的承担了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是居民出游、聚会、以及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首选场所。正是由于城市公园在风格和功能上这种特殊定位,使其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更强调保留大面积开放式草坪、草场、运动场,并只增设一些简单功能区域,如野餐区、儿童游戏场等人工设施,长期保持“绿色、简单、自然”发展定位。在此背景下,2009-2011年美国城市公园新增面积单位造价仅为40-80元人民币/平方米,远低于国内200-300元人民币4/平方米的建设成本。

建设规模与细化分工限制美国园林施工企业规模

美国市政园林年均建设施工规模有限。由于受到环境保护、资金、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制约,美国市政园林建设规模有限,我们根据美国统计局数据测算其三大主体—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城市公园在2010年建设施工总规模仅约为14.2亿美元。

细分化施工使美国园林施工企业偏好中小型规模。与建筑装饰行业5相似,美国园林施工行业也呈现出以小公司为主的格局,70%以上的公司为500人规模以下的中小型公司,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不经济”。我们发现美国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其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呈现明显上行趋势,500人以上规模公司人均工资是20人以下小型公司人均工资的1.5-1.7倍,而在美国这种施工分工极其细化、客户分布广泛、单体订单规模有限的市场,“规模不经济”使大量园林施工企业维持在中小型规模。从美国园林企业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统计了园林施工收入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6,除ValleyCrest收入规模过亿外,其余公司年收入规模均维持在3000-7000万美元,行业内龙头公司规模偏小。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