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牛蒡根(牛蒡根简介)

发布时间:2024-05-21 22:04:29 游览:86 次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大辞典》·牛蒡根 2.1 牛蒡根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牛蒡根的用法用量 2.6 化学成分 2.7 牛蒡根的药理作用 3 《*辞典》·牛蒡根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牛蒡根的别名 3.4 来源 3.5 性状 3.6 性味 3.7 归经 3.8 功能主治 3.9 牛蒡根的用法用量 3.10 附方 3.11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牛蒡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牛蒡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牛蒡根 1 拼音

niú bàng gēn

-211

2 《中医大辞典》·牛蒡根

牛蒡根为中药名,出自《药性论》[1]。

2.1 牛蒡根的别名

恶实根、鼠粘根[1]

2.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1]。分布全国各地,野生或栽培[1]。

-186

2.3 性味归经

苦,寒[1]。入肺经[1]。

-207

2.4 功能主治

祛风热,消肿毒[1]。治风热头面赤肿,咽喉肿痛,咳嗽,龈肿牙痛,痈疽疮疥[1]。

2.5 牛蒡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服[1]。外用捣敷[1]。

2.6 化学成分

本品含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牛蒡酸(Arctic acid),巴豆酸、亚油酸、亚麻酸、多炔物质及可用二氯甲烷和乙醇提取的抗肿瘤物质等[1]。

2.7 药理作用

多炔物质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1]。

3 《*辞典》·牛蒡根 3.1 出处

《药性论》

3.2 拼音名

Niú Bànɡ Gēn

3.3 牛蒡根的别名

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

3.4 来源

菊科植物牛蒡的根,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3.5 性状

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3.6 性味

苦,寒。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3.7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3.8 功能主治

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3.9 牛蒡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3.10 附方

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著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⑨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3.11 摘录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