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宣布将取消对中国的旅游禁令,这一决定是在多个国家对日本解除禁令后不久做出的,日本计划在本月底安排一架专机直飞北京,以促进两国间的交流,中国解除了对449种日本水产的禁令,这一举措引起了美国的担忧,美国对此感到急迫,派遣专机飞抵东京,要求日本就此事给出解释,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国际关系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各国在贸易和旅游政策上的互动。
449种日本水产品终于重返中国市场,7月18日上午,东京机场迎来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专机,同日,日本共同社迅速发布了一则利好消息:金枪鱼、扇贝、螃蟹等449类日本海产品已通过中国海关审批,正式获准进入中国市场,这是自2023年8月因福岛核污水排放问题暂停进口以来,近两年首次大规模放宽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
文件披露,从本月初起,北海道和青森的三家企业获得了中国注册资格,随后官方公布了详细清单,此次解禁依然维持“有条件”:福岛、群马、千叶等十个都道府县的水产品继续被排除在外,而其他地区的产品必须提供健康合格证明,经过层层审核方可通关,尽管门槛未降低,但对于过去受损严重的日本渔业来说,重返中国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2022年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水产出口额约为873亿日元,占其整体出口的近四成,一旦受阻,日本相关产业及其从业者都将受到影响。
解禁背后,美日贸易摩擦的复杂性愈发凸显,自今年年初特朗普再次执政后,美国推动对日高关税政策,迫使日本让步,而相关谈判进展缓慢,美国对等关税措施最晚将在8月生效,日本在权衡之下只能作出调整,其中包括寻求与中国恢复经贸合作,以分散可能的经济压力,如今北京松口,石破茂政府确实赢得了喘息空间,但这也让美国感到担忧。
巧合的是,美方高级别代表团于7月17日晚直飞东京,按照美方计划,财政部长贝森特将直接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尽管外界原以为贸易和关税将成为焦点,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刻意回避直接讨论关税问题,在这个敏感节点,美国企业和政策机构已对日方“向中国靠拢”的举动表示质疑,在美中竞争的背景下,东京的每一种选择都无法避免来自华盛顿的责问。
美方的态度耐人寻味,特朗普近期公开宣称,与印度的贸易协议预计很快达成,但并不指望短期内能与日本妥协,此番发声被业内人士视为向石破茂政府施压,摆在桌面上,无论接下来中美、日美如何博弈,对于日本而言,每一次“解禁”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7月份的日本,多项宏观数据已透露出隐忧,出口持续疲软,制造业信心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恢复与中国的渔业贸易,对日本来说不仅是经济补给,更涉及产业与就业的稳定,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日本水产某些品类也是餐桌上的常客,但安全标准始终是首要条件。
复盘这一轮事件,各方立场都不容忽视,中国重启进口附带了严苛的审核机制,优先保障国内健康安全,同时也部分回应了日本渔业界的长期呼吁,日本政府保持积极回应,却不得不在美方旧有承诺与现实利益间权衡,美国显然希望日方“靠拢西方”,但眼下,自身的贸易保护主义又为盟友设置了障碍。
未来几周,美日贸易谈判的走向、美国新一轮对日政策力度,都将直接影响日本的下一步抉择,可以预见,无论台前如何微笑寒暄,回到利益桌上,日本必须做好随时应对美中复杂博弈的准备,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而言,每一次“窗口打开”都极其宝贵——不仅考验谈判技巧,也检验应变能力,此次解禁背后的多方权衡,将成为亚洲地缘经济新周期的重要一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