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老街攻略,上海七宝老街小吃攻略(上海古镇行游影记(6)—七宝老街(二))

七宝老街攻略,上海七宝老街小吃攻略(上海古镇行游影记(6)—七宝老街(二))

50cnnet 2025-07-20 旅游攻略 940 次浏览 0个评论
本文是一篇关于上海七宝老街的小吃攻略,七宝老街是上海著名的古镇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丰富的小吃而闻名,文章详细介绍了七宝老街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各种特色小吃,作者通过亲身体验,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七宝老街美食指南,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上海小吃,如小笼包、生煎包、油墩子等,感受老上海的风情,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旅游建议,帮助游客更好地规划行程,享受七宝老街的独特魅力。

七宝老街,不仅拥有南北主街的繁华,更隐藏着一些幽静的小巷弄,这些小巷弄中才是真正体验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方。

七宝老街攻略,上海七宝老街小吃攻略(上海古镇行游影记(6)—七宝老街(二))

七宝老街以北栅口为界,划分为南北两街,走出北栅口,映入眼帘的是两家历史悠久的大饭店,其中一家便是七宝老饭店。

七宝老饭店,无论是从名字还是地理位置,都彰显了它在七宝老街的重要地位,另一家则是百年老字号天香楼,这两家饭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继续前行,便是七宝古镇的蒲肇河,也被称作蒲汇塘,这条河流横穿老街,康乐桥、蒲汇塘桥和安平桥横跨其上,眼前的这座桥便是蒲汇塘桥,蒲汇塘桥,俗称七宝塘桥,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这座三孔石桥见证了古镇的繁华与变迁,自古以来就是集市的中心,每天清晨,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本地土产便布满桥堍,居民、农民、船民、小商贩和过路客云集于此,享受着物美价廉的美食和新鲜的蔬菜瓜果,400多年来,蒲汇塘桥历经风雨,始终是古镇的象征,1963年,桥上加盖了大顶棚,成为桥头集市,同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再次修缮时,桥身加上了“七宝塘桥”的匾额,2000年,七宝老街的恢复工程以重修此桥为起点,桥的两侧还有一副对联:“杨柳披烟看帆影如画,鹁鸪唤雨听橹声似歌。”生动地描绘了它旧时的风貌。

桥的对岸,便是七宝老街的南街区,周围环绕着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蒲溪坊,作为七宝老街最重要的牌坊,矗立于此。

七宝避风台,建于清道光年间,后因坍圮而重建,七宝地处水乡,客货运输依赖水路,避风台的建造为船民提供了躲避风浪的场所,2002年夏,避风台在镇北重建,现在也用作文艺演出的戏台,两边的柱联写道:“两袖清风游九峰三卯不误吏事;十里雨雪踏七镇八乡倾怀民情”,避风台的飞檐翘角,完全是古戏台的格局。

屠隆,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浙江鄞县人,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万历七年至十年间任青浦知县,屠隆为官勤政清廉,为民不辞劳苦,政务之余,他喜欢编剧作诗,或与名士饮酒赋诗,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作品有《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和诗集《白榆集》等,在青浦任县令期间,官声很好,不久升迁为礼部主事,但后来被劾罢归,从此绝意仕进,寄情于诗酒山水,晚年卖文为生,潦倒以终,令人唏嘘。

蒲汇塘的另一边,还有一座康乐桥,这里有着“北宋遗存”的小桥流水风光,炊烟袅袅的枕河人家,在繁华时尚的魔都上海,竟还有这样一块古色古香的地方,令人难以置信。

站在桥上,放眼望去,只见亭台水榭掩映于垂柳之间,枕河古镇楼房栉比鳞次,河岸两边酒旗临风,茶楼迎客,四方小吃,香风四溢,楼上丝竹袅袅,脚下小桥流水,悠然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

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广告词:“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在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隐藏着这样一座千年古镇,它就是七宝古镇。

有着美食街之称的南大街人流明显更多,看来来七宝老街的大多为美食爱好者,七宝老街的汤圆可以说是最有名气的小吃,但我不喜欢吃糯米粉的食物,这样的名小吃我没兴趣。

这里的美食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卤味、各色方糕、臭豆腐、汤圆、白切羊肉、七宝糟肉、拆蹄等,如果你是到上海的游客,到古镇能让你享受美食,领略古镇风光,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只是我和雨韵约好了,她要请我在老街吃藏书羊肉,这里的其他美食就暂且放下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国物联网第一门户|物联中国,本文标题:《七宝老街攻略,上海七宝老街小吃攻略(上海古镇行游影记(6)—七宝老街(二))》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4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