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绍兴北站附近的景点(绍兴三日游)

发布时间:2024-05-21 12:59:58 游览:74 次

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个迷人的城市获得一次良好的游玩体验,开始新的旅程,寻求自己的梦想爱情。下面是绍兴三日游体验和指南。

江南水乡绍兴是一个小镇,但钟灵是美丽和丰富的文化。这里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一出门就遇到南来北往的客人。说到中国各个省市,就会有地域歧视,其实就是文化歧视。在歧视链的顶端,注意到了吗?肯定是浙江省。也就是说,浙江是全国最好的旅游地。

-219

绍兴三日游第一天行程

上午9点10分的G7684次高铁,中午12点后到达绍兴北站。是高铁站北站,远离市区。乘车前往预定的汉庭酒店(城市广场鲁迅故里店)。

-196

公交车站在解放北路,汉庭酒店在夏达路,不到50米。但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还是要在路口问路。

-206

在我下车的肯德基买了一份套餐,带到酒店,但是酒店旁边有一个对外开放的食堂,还挺便宜的。后来发现我选的酒店位置真的很好。它不仅靠近鲁迅故里和沈花园,而且在入口处的解放北路对面是蔡元培故居和菲比巷。

匆匆吃完午饭,我收拾好行李,直奔鲁迅的故乡。这次是尼康D810,但是配套镜头是TARMONAF24-135mmf/3.5-5.6,用了十几年了。

我是从中兴南路的东门进的,是正门。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不能收费的。哇!啊,太挤了。说不同方言的游客和一大群穿制服的学生混在一起。所有的景点都在一条主干道的两边。让我去最近的故居,那里有三潭映月。

鲁迅的乌篷船在大门口的河里摇摇晃晃地漂浮着。进门后,我跟着人群向右拐,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放着《三潭印月》这本书。有一个人坐在中间的桌子旁。“这是假的,”我用手指着那些感兴趣的游客说。“真的在前面。”

沿着街道走,有一个教室,课桌上放着清朝的学生服装。这里真的有学生上国学课。

怕货比货,真实的三潭映月被围栏挡住,包括故居的其他陈设,游客只能在围栏外观看。当然,也有越南和中国教育简史的展览。一圈下来,出口连着一个精致的院子,是一家专营绍兴特产的店。最著名的是绍兴黄酒。出门的时候,门上写着“孔乙己”,卖茴香豆。

贯穿景区的主干道是鲁迅中路。一条小河与鲁迅中路平行,两边都是店铺,景点隐藏在店铺之间的小巷里。景区的尽头是咸亨酒店,因鲁迅作品而闻名。现在是五星级酒店,有孔乙己。估计是不让进的。

为什么会有故居?我刚去了三潭映月。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真正的鲁迅故居。“预定。”微信订票,随时预定,随时进入。而且,只能是入口和出口。

故居的正厅叫德寿堂,房子和布局乍一看像个大家庭。有几个院落,房间里陈设着周家几百年的兴亡史。

名人的祖先只能追溯到明朝。不知道有些孔子的后代是怎么被认定的?房间里还有赵延年鲁迅文学作品插图展。最后参观故居的客厅、书房、卧室、厨房,不能进去,只能隔着栏杆远远的看。

出了故居的房子,后面一片空地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现在是菜园。庭院还通向贾珠花园,这是不开放的。出了百草园,就有了更受欢迎的大厅等。蜡像等展示浙江的民俗风情

博物馆里的鲁迅坐像后面,是“屈肘指千人,俯首甘为孺子牛”和“鲁迅1881——1936”的字样。扶梯连接上下两层,用、手稿、文字展示鲁迅一生的各个阶段。

5A级景区示意图展示了鲁迅故里的子景区:三潭印月、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屋。

而且鲁迅祖屋就在门口,三潭映月对面,人山人海。被称为“爱情花园”的申花园,其实就在中兴南路对面的鲁迅中路上,不过相隔200米。

游览结束后回到入口,拍下了夕阳下的鲁迅故里。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鲁迅祖屋和沈园都关门了。

绍兴的景点都很分散。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大禹墓景区,滴荡湖公园等等都在不同的方向。

绍兴三日游第二天行程

将在柯岩景区度过一整天。

景区分为柯岩、鉴湖、鲁镇三部分,位于绍兴城西8公里处。它是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区,距杭州仅12公里。

只需要一次公交换乘就可以到达柯岩大道柯岩景区路口。五月是世界上农历的四月天。满眼都是绿色,郊区的空气里都是花香。沿着大桥流过的林荫大道走,就是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检票口。“镜湖”袖手旁观湖边的石碑和牌楼。

先说柯岩的景点。

从“烛天的一根柱子”穿过浓密的树荫,眼前豁然开朗。“天尊”矗立在一个绿色的湖中。它看起来像一块天然的巨石。转一定角度后,镂空雕刻成佛像。在湖的一角,还有一块底薄顶厚的巨石,大小差不多。环湖路边有石雕:天下第一石。

据悉,该景区始于汉代。看湖后面的青山,一边光秃秃的是石头。大概知道这是古代采石的遗迹。

背山面水还有一座赵普庙,唐式建筑,依山而建,曲折蜿蜒,一直建在半山腰。这座寺庙雄伟庄严。在圣雄宝殿两侧的走廊里,连续不断的壁画描绘着释迦牟尼一生的光辉事件。

过了主楼,沿着台阶继续上山,两边都是佛教石雕,最后到达一片空地,一尊观音菩萨像。为什么寺庙总是占景点?我很困惑。

山壁上裸露的岩石看起来像一个整体。附近几个古代雕刻的洞,也刻有佛像和碑文。

走过水边的放生处,来到名为“三居童渊”的广场。广场是一系列的雕塑,包括迷宫,你不想仔细看。在森林边简陋的栅栏处,有一扇小圆门,穿过连接桥,来到另一个世界。原来这就是鲁镇。

柯岩景区的三个景点由水路相连。所以,观光要坐两条船,一条是大船,一条是乌篷船。路线可以是柯岩-鉴湖-鲁镇,也可以是鲁镇-鉴湖-柯岩,但柯岩和鲁镇之间有门有桥。赶紧回去,还是按顺序打。

柯岩的湖像一面镜子,波光静静。社会剧场的舞台伸入湖中,游船在湖面上行驶,站在仙人洞桥的高处俯瞰“越女春晓”。墨绿色的湖水和岸边郁郁葱葱的绿草相映成趣。

出了这个景观,前面就是越南名人的花园。从古代的大禹、勾践、王羲之、陆游到现代的秋瑾、竺可桢、孙、钱三强、陈绍兴名人的雕像融入了独特的石文化。

继续走,到了山脚下,我以为是一个门上写着“柯岩书房”的博物馆。我进去的时候看到一屋子上课的清朝学生,后脑勺扎着小辫子。如果我“扭几下脖子,真好看”。

终于来到了乌篷船的候车地点,船票里包含了船票。人少的时候,我穿上救生衣,享受了一个

“出来玩吧,我给你找个**。”“你?你是船夫!”你为什么拉起你的皮条客?什么样的青楼女子需要船夫代理?我睁大了眼睛,困惑地看着他。“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贵。300块钱”他继续说道。“我是来摄影的。摄影很累。我怎么会有这种心思?"我没有意识到船已经靠岸了。我上岸后,只听见船夫在水里叫:“要不要?”“不要!”我转过身,挥挥手。

是岛上的鉴湖景区。很多路径的出现让我不知所措。我只是跟着零星的游客,过了一个用木板连接几条固定小船的浮桥到林荫大道,不是吗?这是主干道。好在远处来了三三两两的学生。一问才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了景区。原来,从柯岩到鉴湖,景区外围是道路相连,游船服务是旅游线路定制的。

没错,一座紧临湖面的莹石桥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小岛,通过“月上五桥五步”到达葫芦嘴岛。岛上到处都是酒坛、锅壶餐厅、群雕的保龄球、曲水流水等景点,彰显绍兴黄酒文化。

这里坐船,大船定时开。这个时候我还没开始拍视频。但是在湖上划船,我几乎是本能的掏出手机,把湖面的动态景色展示出来。

我们在鲁镇。当傲慢的船靠岸时,首先欢迎的是奎文阁,阁楼上收藏的古代匾额,以及陈半丁纪念馆,那里展出了他的画。当地人告诉我,这个小镇并不是鲁迅笔下的历史小镇,而是根据鲁迅小说,为旅游而在这里人工复原的小镇。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鲁镇的游客也少了,在古色古香的鲁镇老街闲逛。街上还有穿着晚晴服装的人,感觉像是时空旅行。陆镇的剧院大概是镇中心,还有一个咸亨酒店,规模和小说里的一样。小说中的咸亨酒店不是虚构的,而是鲁的叔叔周忠祥经营的。

镇上的沿街店铺大多是饭店和食品店,比如绍兴大牌坊。清福茶馆前的茶壶引人入胜,悬在空中的茶壶不停地往下倒水。秘诀是什么?

最后回到路镇牌坊前的广场,从出口走。一整天过去了,没有购物,但是满载而归。所有照片都在SD卡里。

原来预定了一个晚上的房间需要延长一天。

很多城市都有复古老街,绍兴的老街叫仓桥直街。晚饭后,很难找到它。走了没多远,就被商家的黄酒吸引,买了两瓶,拍了不方便的照片,匆匆回了酒店。

绍兴三日游第二天行程

在解放北路边上可以看到蔡元培的雕像。过了马路,沿着“书圣故里”的白墙,蔡元培故居就在老巷子口。一进门,正厅“学术大师”牌匾下是蔡老师的半身塑像。

故居大致分为两部分。正面是展览,用、史料、文字介绍蔡元培生平。

它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稷山建水于颖蔡;

第二,从事民主革命,献身教育事业;

第三,兼容并包,孕育了新北大。这是后面的住宅,书房,卧室,客厅,厨房等。都能进。你应该悄悄地进去。

参观完故居,穿过大门口的古巷,顺便看了一眼千叶会馆。回想起来,顾湘的名字叫“笔非农”。

我还没有忘记第一天错过的沈园。以陆路游览闻名的沈园,其实是南宋一位姓沈的富商的私家园林,故称“沈园”。

风景很一般,墙上的诗也不少。一进门,院子里的一圈走廊都刻着著名的诗句,花园的主题是爱情,走廊上贴满了许愿的小木卡片。花园中央有一个池塘,周围有亭台楼阁,水边的冷翠阁是苔藓

绍兴火车站在市区,离我住的汉庭酒店两站地。你可以走着去。传统的内燃机火车是绿皮火车。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座位,不拥挤,但是行李很多。不像高铁,包括座位下面,到处都是满的。坐高铁,品味近七个小时的硬座,很难习惯。

D1在火车站南侧汽车北站门口租辆自行车,沿途免费景点:大善塔、城市广场、仓桥直街(红旗路)、八字桥、鲁迅广场、古玩市场、咸亨酒店、长庆寺、土谷祠、恒济当铺、东西咸欢河沿路、马太守庙、马臻墓、鉴湖、西小路、谢公桥、吕府、光相桥。还自行车,转公交车前往安昌古镇,住安昌古镇。

D2安昌古镇,早上泡茶馆,镇上闲逛,买好老酒小菜,雇条乌蓬船,由安昌经太平桥、古纤道到达柯桥古镇。这儿已是104国道旁,两日游结束。

如果时间有一天空余可以安排去舜王庙、宋六陵、央(反犬旁)茶(反犬旁)湖古陂塘

景点介绍

1、鲁迅中路一带的纪念地

从解放路口沿鲁迅中路向东的一系列景点,多与鲁迅有关。在游览之前,建议你重新温习一下鲁迅的几个名篇,比如《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照着先生笔下的描写和这些地方的现状,可以使游览的内容更加丰富。现大致按由西向东的次序予以介绍。

在解放路和鲁迅中路口有个3000平方米的鲁迅广场,广场中有1991年在鲁迅诞生110周年树立的先生铜像。广场西面北面都临着河,有桥相连,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广场对面是绍兴的古玩市场,白天很热闹。

由广场向东步行一两分钟,就到了1981年建造的咸亨酒店,尽管不是鲁迅当年的原物,仍保留着旧式酒家的样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咸亨”二字源出于《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咸”,意为全、都;“亨”,意为亨通。此处酒菜介绍见“餐饮”部分。

再往前走一两分钟就到了新建路口,新建路是条南北向与鲁迅路交叉的小街,路口有“绍烟机招待所”和“百草园招待所”的灯箱广告。从路口往北沿新建路走两分钟,可以到达曾在鲁迅眼中笔下的长庆寺和土谷祠。这两个地方但没有作为旅游点开放。左边的长庆寺俗称斑竹庵,始建于唐朝,过去是绍兴八大寺之一,现在是塔山街道的文化站所在的地。山门悬挂了一块红底烫金的“长庆寺”老匾。鲁迅襁褓时曾拜寺僧龙祖为师,师傅给鲁迅取名“长根”,并给了鲁迅一块“三宝北子,法名长根”的银八卦,挂在鲁迅胸前。右边正对着长庆寺的是土谷祠,也就是土地庙,小小的门面,土谷祠里当时住着一个叫谢阿桂的无业游民,后来成了《阿Q正传》主人公阿Q的原型。在长庆寺和土谷祠之间是个跨街台亭,台亭的飞檐下原先有不少匾额。

从长庆寺土谷祠再往走几步,可以看见东西向一条小河和临河的老街,西边的叫作西咸欢河与西咸欢河沿路,东边的叫东咸欢河与东咸欢河沿路,河与街比较古朴,很有些旧绍兴的意味,值得漫步走走。在东咸欢河沿19号,有恒济当铺的旧址,门口有个大大的“当”字,少年鲁迅因家道中落,经常来这里典当东西。恒济当铺内今天已是民居。

回到鲁迅路和新建路口,继续沿鲁迅路再东行几分钟,就到了鲁迅纪念馆景点群,景点分布在几百米范围内,包括路北侧的鲁迅故居(包括百草园)、鲁迅生平陈列厅、鲁迅祖居,以及路南侧的三味书屋,要买15元的套票,咱便过门而不入吧。

[台门:鲁迅故居(又名周家新台门)和鲁迅祖居(又名周家老台门)都是富有绍兴特色的清代台门建筑。台门作为一种民居样式,于明清时期在绍兴广泛运用。台门是一种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一般由门斗、天井(又叫明堂,主要起采光作用)、堂屋(会客室)、座楼(起居室)、侧屋(辅助用房如厨房、储藏室)组成。

台门的进深和面宽,一般根据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人丁状况而定,普通台门以三间为多,二进至五进不等,而绍兴史上规模最大的台门则有九间十三进。目前位于市区西北部的省重点文保单位吕府(目前未开放),主人为明代的礼部尚书,原先就是一处大型台门建筑,但目前只有正厅“永恩堂”尚保存完全。鲁迅故居的周家新台门共6进,每进7到9间不等,周家老台门则为4进,每进也是7到9间。

随着岁月变迁和旧城改造,当年大量的台门建筑已渐趋式微。目前,绍兴城区仍保存较好的明代台门,尚有北海桥直街的高家台门,府山直街的何家台门,延安路的谢家台门等;清代台门尚有下大路的杜家台门,以及上文所述的周家新老台门等。在绍兴的一些古镇例如安昌,也有一些台门建筑留存。]

2、解放路一带古迹

解放路是南北纵贯绍兴市区的一条主街,在现代化的道路和建筑之间,仍有一些古意可寻。现按从火车站出发由北向南的大致次序予以介绍。游程约半天。

首先经过在解放路西侧的一片大广场,是近年新建的城市广场,广场北侧是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这片现代化的广场树立着一座古塔。塔名大善塔,始建于南梁,相传为一钱姓女子未嫁而死,遗言以嫁妆建寺,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此后历代又有重修,现存的大善塔为1957年大修。塔六面七层砖木结构,高40米,塔中原来有木梯可以登临,但在清咸丰年间被焚毁,现在只剩下一座空心砖塔了。游人可以走进塔中,仰望着半明半暗,体会一下闹市中出尘的古意。绍兴城里的老辈人还知道,大善塔的周围,原先是座寺庙叫大善寺,在过去,大善寺一带是绍兴最热闹的集市,地位相当于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观前街,大善寺今已不存。

城市广场西侧矗立着府山,因为历代绍兴郡、州、府所在地都设在这座山的东麓,府山因此得名。因为形似卧龙,又叫作卧龙山。春秋时,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委派范蠡在这里建都城的时候,都城其他地方都围有城墙,惟独在西北角府山这一带没有筑墙,民间传说城墙缺角是为了麻痹吴王夫差,示以不设防的意思;其实,府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范蠡在山顶建了一座飞翼楼(现在望海亭的位置),可以登高随时观察吴国兵力动向。府山现已设为公园,南麓有越王台,又名越国遗址(门票10元),抗战时被日机炸毁,1981年重建。因为这是无门票之旅,从城市广场方向望望府山便行了。

在城市广场北侧,有条东西向的大街与解放路相交的,是胜利路。沿着胜利路西行约十分钟,可以到达大通学堂旧址。因为门票10元,所以不进去了。大通学堂售票处可以购得一些关于绍兴的人文历史书籍。

回到解放路,由城市广场继续南行,继续向南行,会路过轩亭口胜利路中心的秋瑾纪念碑。秋瑾(1875-1907)号鉴湖女侠,出身绍兴豪富之家,从小喜欢诗文骑射,1904年离家到日本留学,先后参加光复会、同盟会,当时写得名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至今脍炙人口。1907年在绍兴大通学堂主持工作,并组织光复军准备发动起义,不慎败露被捕。在狱中,秋瑾坚不吐供,在供纸上只写了“秋风秋雨愁杀人”一句,别无他言。1907年,秋瑾被清庭斩首,刑场依例便这纪念碑旁的轩亭口。1933年,在秋瑾就义处树立了这座纪念碑。碑高七米,碑的西面刻有是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的“秋先烈纪念碑记”。

再南行则是鲁迅中路口的鲁迅广场,“鲁迅中路一带的鲁迅纪念地”一节中已有介绍。

由鲁迅路口续南行,可以到达塔山公园(门票2元)。在绍兴收门票的景点里,这个地方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因为山顶的应天塔是俯瞰绍兴市区的较佳位置。

3、城区的几座古桥

绍兴有桥乡和桥都的美称,根据九十年代的调查,绍兴县和越城区共有桥六千多座,其中石桥就有五千多座,建于宋代以前有3座,元明两代41座,清代重修、重修或新建的有553座。在这儿介绍城区几座有特色的古石桥。

八字桥。位于城东八字桥直街的东端,离汽车东站比较近。这座桥在绍兴鼎鼎有名,问路寻桥很容易。八字桥的著名,一是由于年代久远,始建于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虽然此后多有重修,仍是宋代的建制,二是由于造型的独特,是立交式石梁桥,桥的东墩街道*仄,设有南下和北下两列踏步,桥的西墩根据街道状况,踏步则设为向西直下和南下两列,在东西墩两列踏步的下面还有两个桥洞,因为这里原先曾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这种造型与环境浑然一体,非常实用,八字桥也因桥形似“八”字而得名。八字桥一带的沿河街道,很有水乡韵味。

光相桥。这座半圆形石拱古桥在绍兴城北的国道边,在越王桥(104国道北线的一座公路桥)平行北侧约十米处,如果你乘坐柯桥方向的车路过这儿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这座桥始建于东晋,比八字桥更为古老。桥因桥边曾有光相寺而得名。由于公路桥的畅便,现在已经少人行走了,桥面桥舷蔓草丛生,在繁忙的公路桥对比下,犹显古意。

谢公桥。由光相桥向南,沿着西小路步行几分钟到新河弄口,左手边有一座石拱桥名谢公桥,以谢灵运而命名的。这座单孔七边形折拱石桥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晋,目前仍保存完好,时常有当地居民来往。谢公桥周围是绍兴的旧城区,东侧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明尚书第吕府(未开放)。站在谢公桥头四望,很能感受到旧日水城绍兴的味道。

4、古鉴湖和马臻墓

出绍兴城西的偏门,沿公路西行不到一公里,左手边有座水泥桥叫作跨湖桥。跨湖桥宽不过三十米,所跨的水道东西走向看上去是条普通的河流,其实是古鉴湖的遗迹-跨湖桥也因此得名。过跨湖桥可以到达马太守庙和马臻墓。鉴湖与马臻,仿佛都江堰与李冰。到绍兴不游鉴湖,仿佛到成都而不游都江堰。由于未作旅游开发和推介,这里平时少有游人,却是一处很有人文底蕴的景点。无门票收费。

鉴湖是一项恩泽绍兴百代的古代水利工程,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鉴湖修成之前,绍兴北部的山会平原因为地势低洼,遇山洪与海水倒灌无法顺利排泄,处处是沼泽。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建了鉴湖湖堤,湖堤由府城向东西两翼张开,拦截由会稽山来的36道溪水,形成了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鉴湖,从此会稽山的山洪不能再漫溢横流,而是被约束在水库之中。湖堤设有闸、堰、斗门,遇丰水季节则引流入海,遇枯水季节则放水灌溉,从此鉴湖下游平原不再有大旱大涝的凶年,渐渐成了鱼米之乡。

跨湖桥下仿似河道的鉴湖只是古鉴湖残存部分。宋代尤其是南宋,因绍兴地区民多地少,富豪和农户开始围湖造地,使鉴湖面积大幅度缩小。

过跨户步行约百米,可以到达马太守庙,迎面匾额写着“山阴道上”-绍兴自南宋至清代,设有山阴、会稽县,治所都在绍兴城里-此地属于山阴县地界。马太守庙是一座百姓自发修建自发维护的庙宇,纪念修建鉴湖工程的东汉太守马臻。当年以鉴湖这样大的水利工程,在兴建时是有争议的,主要矛盾在于鉴湖淹没了湖堤以南的大片田地,损害了一些人的既有利益。湖堤修成后,一纸匿名状递上京去,告马太守兴建鉴湖淹人田地祖坟,夸大工程的弊端,皇帝偏听之下竟将马臻押解进京处以车裂之刑。百姓心里有杆秤,将马太守的碎尸偷回会稽安葬。朝廷不久也醒悟过来,为马臻平反昭雪。

马太守庙正殿供奉马臻及其妻子儿女,陪殿中有东岳大帝、土地爷等地方神。在马太守庙,有三样东西特别值得留意。一是正殿两侧的壁画,是几百年前的旧物,以连环画形式介绍马臻从自幼求学到修建鉴湖至车裂身死的故事。二是面朝神像的古戏台,名叫“万年台”,形制和雕刻都比较精致,保存完好,逢年过节,戏台上经常有地方戏表演。三是出太守庙南门外西侧的马臻墓,墓坊上书“利济王墓”,利济王是唐太宗册封马臻的名号。马太守庙现在由附近村里的几位村民自发管理。

5、古纤道和太平桥

推荐的是从安昌雇船由水上观赏这两处风景。但雇船贵,公交车便宜,所以也将陆上交通介绍一下。

从绍兴城区可乘坐5路车到终点站阮市下车后,向西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太平桥,而古纤道在太平桥的南堍的东西两翼。也可以在汽车北站乘钱清方向的班车太平桥下。如果你乘坐杭州和绍兴之间的普通班车(走国道而不是高速公路),也会经过这里。这两个景点没有门票。

如果你时间有限,观赏古纤道最简便的方法是坐班车,在阮社东西各数公里的公路上,坐在班车上都可以观赏古纤道的风貌。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可以从太平桥开始向西沿纤道步行,古纤道断断续续可以一直到达靠近萧山市境的钱清镇。当然由于部分路段的失修,行走并不容易。

太平桥,是南北横跨萧绍运河一座的多跨度石拱桥。桥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此后多次重修,目前仍是乡人行走的通道。自南岸到北岸,依次是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以及渐次降低的8孔石梁桥面,这种造型属因地制宜,与宽阔的运河相适应,如龙跨江,是座独特的古桥。太平桥上,至今有行人来往,10米净跨的石拱也仍是运河船只的通道。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划船”中的上句,说的就是古纤道。古纤道始建于唐代,依着浙东古运河萧绍运河段(又名官塘河),是南侧堤岸上供纤夫行走的道路,也有供船只避风的功能。古纤道西起萧山,东至上虞,全长百余里。从阮社太平桥向西到钱清的板桥之间,有部分纤道跨水而建成为独特的纤道桥,清代《纤道桥碑记》记载“自太平桥始至板桥止,所有塘路以及玉宝带桥计二百八十一洞。”当然这二百八十一洞说的是过去的状况,目前许多桥孔已经淤塞了。破水而建的纤道桥,用石墩托起石板平桥,既省工省料,又便利泄洪。

古纤道和太平桥一带,被专家称为露天的交通博物馆,在宽数百米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自北向南分布有浙东运河、古纤道、104国道北线和萧甬铁路,古代和今天不同类型道路的集中呈示,繁忙和寂寥之间或许能让你有所感悟。古纤道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太平桥为省重点文保单位,两者相邻接,都是很值得去的景点。

6、安昌古镇

在绍兴周边的古镇中,安昌是旅游的首选。这里水乡古镇建制保留得比较完整,有1700多米的沿河老街、十七座跨河的古桥以及一批旧式台门建筑;安昌从2001年初开发旅游,已有了基本的游、食、住设施和一些为游客服务的小生意;细细品味的话,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淳厚的民风和乡情。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安昌古镇本身就是一道很好的风景。这里有三里多长的沿河古街、十七座跨河的石桥、曲折幽深的石板巷以及不少旧式店铺和台门古建筑。

安昌原名安沧,可能因为古时镇北是滩涂和沧海,传于唐朝因平定董昌之乱而改名为安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越族先民在这一带活动。据古书记载,大禹曾在安昌镇东的涂山会盟诸侯并娶妻安家,《诗经》中描写涂山氏盼望大禹回家的“候人兮猗”一诗,使安昌成了中国爱情诗的发源地。安昌成为重要的集镇则是在明清间。明成化年有一位姓郑的温岭倡导大家捐地为街,到弘治二年(1489年),安昌商业街便正式开市了。清朝初期,安昌周边农村盛产棉桑,织品集中在安昌交易(安昌棉布因质量好被誉为“南沙哔叽”在古镇的民俗风情馆中现辟有专门陈列室),,也带动了其他日用品的交易,在水陆运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安昌渐渐成了绍兴最大的集镇,抗战前夕安昌已有九百多家商号,仅次于绍兴城区。今天的安昌,仍可看出当年繁华的影子。在安昌,运气好的话可以遇上当地独特的水上迎亲;如果腊月风情节或春节期间到这儿,还有机会看上社戏呢。

交通

安昌在绍兴县的西北角,从市区去安昌很方便。绍兴汽车南站有到达安昌古镇118路公交车,可以在鲁迅中路等沿途站点搭乘,到安昌票价4元。绍兴南站发末班车20:00,安昌发末班车21:00。此外,汽车北站也有频繁前往安昌的中巴车。

安昌东西向的三里长街,分为西市、中市和东市三个路段,主街道在河的北岸,镇中心是中市和镇中路交界处的宏市桥。如在安昌汽车站下车,可以从东市口进入古镇,入口处已建起了迎接游客的牌坊和停车场;有些中巴车可以进一步将乘客带到镇中路中北路口,从那儿向南步行到中市更近些。

住宿

到安昌古镇旅游,最好能住上一晚,感受晨昏的风景、游客散去后的幽静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形态(这个建议也适用于其他古镇,前提是当地得有住宿接待能力)。游程大致可以安排一晚加半个白天。

在安昌的住宿,首选安昌旅馆,5654268,位于西市菜场路口,从中市的宏市桥向西步行一两分钟即到。床位价格从10到15元,床被比较干净。三楼的房间最好,有木制地板,但老板有时会不舍得给客人住。旅馆自身只有冷水淋浴,旅馆后有公共浴室浴资3元。缺点是天将亮时就可听到早起菜市场的声响--其实也算不上缺点,这也是体验古镇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中市宏市桥北侧的兴隆旅社,中街82号,15元/床。安昌新镇上还有安昌大酒店,5655778。

饮食

腊肠是安昌的特产,四季都有,又以冬季所制的为佳的,好的腊肠要求以*后腿肉为原料。品尝腊肠,可以直接到古镇上的酒家点吃,一般都是店家自己灌制的,每斤25到30元,蒸熟后切片即可食用。

安昌街上还有摆摊卖的一种小吃叫做扯白糖,又名线糖,是拿条状的麦芽糖趁软热时剪成一段段,甜韧而易化。

在古镇的几处酒家用餐,几家菜的味道差不多,都以腊肠、坛装黄酒和绍兴地方菜为特色,点酒点菜人均消费都在20元左右。

宝麟酒家,由中市向东步行一两分钟,河北岸一家小小门面的酒家便是了。酒家主人沈宝麟是个好酒而健谈的人,多次上过电视和报纸,被媒介誉为古镇的“形象大使”。

与宝麟酒家隔河斜对面还有家门面较大的古镇酒家,仿古式装潢,有临河的露天桌子。中市宏市桥南侧还有家悦来酒家,也有不错的临河景观。

如果能早起的话,推荐到老街上的福安居茶室坐坐,中街36号,从中市往东走一分钟就到了便是。清一色的旧条桌条凳,没有什么装饰,却很有乡土气息,点一杯好茶三元,普通茶只要六角。茶馆主要是为当地老年人服务的,秋冬季节一溜的乌毡帽,很有乡土气息。日间撑乌蓬船迎送游客的老船工们,早上常在这里饮茶,乌蓬船停在门前的河里。喝完茶,就可以雇条船,慢慢地欣赏古镇了。

景点

古镇游览可以选择步行,因为有桥,所以路路通达;也可乘乌蓬船,沿着河道,穿过桥孔,悠悠地游览三里长街。河里的乌蓬船大多可以载游客,一船可坐三到四人,沿长街看一遍每人船资5到10元。上午可以在茶馆门口找船,日间其他时候,则可在街边任意地方招船停靠。

[乌篷船是绍兴一带特有的一种小型客船,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型,中间嵌夹箬叶,篷上涂有烟煤粉和桐油搅拌物,由于绍兴话“黑”叫“乌”,乌篷船因此得名。乌篷船又称明瓦船,因为船篷间有用蛎壳片等材料制成的透明窗篷。在水路交通发达时期,乌篷船是绍兴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乘乌篷船看社戏是旧绍兴独有的一种风俗,在鲁迅和周作人的文章里都有描述。今天,乌篷船已成为一个怀旧旅游项目,纯为交通工具的乌篷船已经罕见了。柯岩、东湖等地也有乌篷船供游客租乘,但安昌的乌篷船乡土味最浓。]

古镇已开发了师爷馆、民俗风情馆、穗康钱庄、城隍殿等四个景点,由东向西分布在三里长街一带,门票各5元,联票20元,开放时间都是8:00-17:00。若为领略水乡风情,不看也罢。

民俗风情馆(位于谢家台门,又名宝树堂)旁的敦仁堂,以及弄内几座老房子,都是台门古建,现为百姓住宅不收门票,如对台门古建筑较有兴趣的,可在尊重主人意愿前提下参观。

游览完安昌古镇,若季节合宜水道畅通,还可以花60到80元租一条乌蓬船行9公里水道前往柯桥,沿途领略绍兴的乡间风情。由于水道在夏秋容易被水草堵塞,行舟在深冬和春天比较可行。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