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盂县旅游景点大全(盂县的旅游景点)

发布时间:2024-04-17 18:20:36 游览:100 次

藏山

藏山古名盂山。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盂县城北18公里处长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障中,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婴舍去已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藏山祠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

龙堂瀑布龙堂瀑布在距县城东北87公里处,梁家寨乡赵家岔村东北4公里的龙堂村。瀑布源头为山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平山县三县的交界处。约莫2公里即到达瀑布边缘—黑龙池,水从高24.5米的黑龙池进入大龙池。水出池平流12米,即泻入二龙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圆形。水出二龙池再平流10米,泻入三龙池,高32米。此池呈坛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约7米,到山脚下积成一个大水滩,顺峪流去。

-204

寺平安温泉寺平安温泉其水质独特,资源丰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是一个闻名海内外的医疗矿泉。它位于盂县北部,距县城北66公里处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村。此处有一南北约400米、东西约200米、深约70米的温水层带,河流两岸有温水滩,古时建有浴疾亭。寺平安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六十度左右,水质特异,内含有钠、钙、镁等矿物质和适量放射性元素铀、镭、氡,沐浴可治疗多种疾病。

-194

千佛寺千佛寺位于兴道村的千佛寺山下,距城三十里,寺庙原有殿堂五间,为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五三二年)所建。在高丈许、宽三丈的寺内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余樽,大者尺余,小者寸许,为北魏、东魏、隋、唐各代所造。

-218

盂县有些什么风景区?

你去过多少远方,你路过几次故乡,漂洋过海你依旧忧伤,跋山涉水你还是彷徨,而我还在路上。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盂县,盂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山西省阳泉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太行山西侧,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旅游景点分布比较广,数量上也很多,有几个地方必须去看一看,藏山、龙堂瀑布、寺平安温泉、千佛寺等著名景点。

藏山(cang shan)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苌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独钟灵秀。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己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堂瀑布在距山西省盂县东北87公里处,梁家寨乡赵家岔村东北4公里的龙堂村。这里山岭绵亘,重岩叠嶂,瀑布源头为山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平山县三县的交界处。远望一股银白色的细水从东北山涧流出,逶迤而淌,越流越大,约莫2公里即到达瀑布边缘——黑龙池,水从高24.5米的黑龙池进入大龙池。水出池平流12米,即泻入二龙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圆形。水出二龙池再平流10米,泻入三龙池,高32米。此池呈坛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约7米,到山脚下积成一个大水滩,顺峪流去。远望瀑布,几经跌宕,犹如抛练撒珠,蔚为壮观,美不胜收。

千佛寺摩崖造像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

山西盂县南天门在山西盂县藏山笏峰右侧,立有明代石牌坊一座,上刻“南天门”。有之字形石台阶1000余阶直达峰顶。相传,赵武仙逝后,他的魂灵经过南天门飘飘直上天界,到达灵霄殿接受玉帝的敕封,玉帝封他为“藏山灵感大王”、“翊化尊神”之位,让他造福盂民,世代享受人间香火。

多出去走走,你会发现平凡的人随处可见,出色的人同样多不胜数。慢慢你会明白天上没有馅饼,想要得到什么相应的你就要为之付出什么。而旅行给予我们最重要的,是回忆。当你回首往事时,你会发现“原来我也去过不少地方了耶”;当你感慨时光飞逝时,旅途中的一张张照片会告诉你你以前的时光并没有虚度;当我们已满头白发聚在一起聊天时,一张泛黄的的照片便足以勾起我们无数回忆,亦或是将来给子孙讲故事时,一张照片何尝不是一个故事?多出去走走吧,钱是赚不尽的,时光却不会在原地等你。

山西阳泉盂县的旅游景点分别有:

1、三尖山

“三尖山旅游生态自然风景区” 位于山西省盂县东北26公里处北下庄乡西麻河驿村。村前有温河之源阴山河环绕,后有三晋历史名山白马山主峰三尖山怀抱。此山三面突起,东西两峰对峙,北峰斧削如屏,故名“三尖山”。三尖山,由佛爷顶(东顶)、菩萨顶(西顶)、玉皇顶(北顶)组成,海拔1743米,占地8平方公里,是阳泉市第四大高峰。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是连接晋冀两省的重要交通和信息驿站。有白龙庙、七郎庙、拜水洞、古长城等名胜自然景观。

2、水神山烈女祠

水神山也称烈女山,位于盂县县城东北5公里处,海拔1200米,三山环抱,山势迤逦,松柏叠翠,在山腰处,建有一庙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当地人称“奶奶庙”。相传,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为避战乱,携宫女潜入此山,面对国破家亡,回天无力,悲愤之极,自缢于山上的一棵枣树之下,后人为纪念其忠贞节烈,立庙祀之。关于这段传说,光绪七年版《盂县志》中艺文志《水神辨疑》记载:“水神山即烈女山,庙祀柴花圣母,俗称周世宗女,秉性贞烈,不欲适人,经于此山为神。旧志言之谓贞烈,为神似也”。烈女祠始建年代难考,但从文献记载有金代盂州知州《游烈女祠诗》可以推断,该庙至迟建于金代,以后元、明、清三代历加修缮,才有今天的规模。水神山灌木丛生,一到春夏,山花争艳,碧草如茵;而到了秋天,则是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如画境一般。烈女祠位于水神山半山腰,整个建筑群由低到高,依山傍壁而建,曲折迂回,高低错落。从山脚拾阶而上,路的尽头是一面石壁,上刻有民国时县知事王育昌题诗:“向前有别境,转步登云梯”。峰回路转之后,是一座石牌坊,-“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再往前走,便是山门,古朴雅致,并不奢华,门上的一块红底蓝纹的牌匾写着“蕊珠宫”,落款是咸丰二年七月。进入山门,在照壁的位置是一神龛,内祀一神,左右各有石碑一通。往左转,便正式进入庙中,由低到高,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段八十一阶的石阶,石阶的左侧是厢房,右侧为碑房。拾阶而上,便进入正殿庙院。正殿前是马王殿,左右各建有钟、鼓楼,北附道院。正殿三间,进深七米,台基高约三米,殿身宽阔,悬山式屋顶,琉璃脊兽,制作精良。殿内雕梁画栋,两侧墙壁有壁画,山水人物,云龙画凤,笔力流畅,色泽鲜明,保存完好。

3、藏山风景区

中国藏山旅游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首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是山西旅游的东大门,此地群峰壁立,峻极于天,鸟语花香,飞瀑流泉,是一个风景绮丽,富于幽趣的地方。

藏山因春秋时期藏匿“赵氏孤儿”而名扬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藏山所彰显的忠义精神既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以桃园弑君之恶名强加于上卿赵盾,致使赵家被满门抄斩,唯赵盾之孙赵武(赵氏孤儿)在其父好友程婴的舍子相救下才得以幸存,后潜逃于藏山藏匿达十五个春秋。于是山以史传,史以文传,载入史册,千古流芳。元曲《赵氏孤儿》名列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首。

4、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

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这一发现,填补了朔州地区摩崖造像群空白的历史,同时也为研究晋北地区石造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民国盂县知事王昌所著《金石志》对此有所记载。

现仅存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塔状佛龛为主,故又称"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层。其中,上5层,每层均列16尊;正中央镌着象征皇帝的主佛像一尊,其两侧并列3层,每层均列车尊;并在其间镌刻有9厘米大小的确良 "永熙元年造"、"兴和三年造成"的文字。其右面共造像22层。其中,1至2层每层均列像22尊,3至5层每层列像25尊;6至8层每层均列像23尊;9至12层每层均列像21尊;正中雕大像1尊,并列两侧的左竖排8层,每层列像12尊,右竖排2层,每层列像60尊,其间镌有4厘米大小的字,注明上述造像系"东魏兴和三年"造。

5、坡头泰山庙

坡头泰山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盂县北下庄乡坡头村

始建年代不详,庙内元代经幢记载,元至正七年(1357年)重建。明天顺、清康熙、民国六年都曾进行过修缮。

泰山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三进院落。自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为戏楼(建筑已毁)、石牌坊、山门、正殿、后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有钟鼓楼、配楼、耳殿、禅房、关帝殿、奶奶殿等。庙宇前部开阔疏朗,后部紧凑严密,形成了疏密有序,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形制多样,元、明、清各代建筑并存的群组建筑风格。

正殿和后殿均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昴。梁架结构为前搭牵对三椽栿通檐用三柱。后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

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内存有大面积的壁画被白灰覆盖。

6、滹沱河漂流

滹沱河原生态漂流位于山西盂县北60公里梁家寨乡的滹沱河生态旅游经济区,沿途原生态植被茂密,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被誉为华北最大的天然氧吧。漂流区起点汉代御码头,终点滹沱河温泉度假村,途经九曲十二景,全长10公里。两岸芦苇丛生,河中水鸟云集,静水面波光霓丽,激流区惊险刺激,是华北地区河道最长、最具特点的漂流娱乐项目。滹沱河生态旅游区处于盂县藏山、五台山、大寨、河北西柏坡等景区的中线地段,与滹沱河温泉度假村浑然一体,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是山西、河北、京津塘地区休闲度假、周末旅游的最佳去处。

7、龙堂瀑布

龙堂瀑布在距山西省盂县东北87公里处,梁家寨乡赵家岔村东北4公里的龙堂村。这里山岭绵亘,重岩叠障,瀑布源头为山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平山县三县的交界处。远望一股银白色的细水从东北山涧流出,逶迤而淌,越流越大,约莫2公里即到达瀑布边缘——黑龙池,水从高24.5米的黑龙池进入大龙池。水出池平流12米,即泻入二龙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圆形。水出二龙池再平流10米,泻入三龙池,高32米。此池呈坛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约7米,到山脚下积成一个大水滩,顺峪流去。远望瀑布,几经跌宕,犹如抛练撒珠,蔚为壮观,美不胜收。

8、大汖村

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一个古老宁静的古村落—大汖村,该村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

这个村庄,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县传统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目前村里只有17口人生活,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在这里生活的老人每天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在大粲村依山而建的古民居,被当地人戏谑的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布达拉宫”,村里房屋大多是黄黏土与石头混合材料建筑,有的还是二层楼房结构,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

9、中社释迦寺

位于盂县上社镇中社北村。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襻间枋题记载,元延佑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时屡有修葺。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耳殿。正殿保存较好,用材粗犷,结构严谨,尤其难得的是梁架上明确的题记,可作为同类建筑的可靠标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盂县骆驼道

骆驼道位于山西盂县境内,沿途峰回路转,盘山路上上下下,盘盘曲曲,象驼背上行走,故各骆驼道。依山而建的古村落建筑高低纵横交错,整个村子在绿树环绕中,进入村庄有一种到了迷宫的感觉。这里没有都市噪杂与烦闷,只有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好象到了世外桃园。门墩上精美的石雕显示着主人当年的显赫的身份与地位。

11、大王庙

位于孟县城西关,是一组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金代建筑。庙有两院组成,中轴线上是山门、乐台、正殿、后殿等建筑。正殿、后殿均不很高,但出檐较深,古朴浑厚,雕梁画栋,丹壁彩绘,富丽堂皇。庙内多通石碑镌刻细腻,笔工刚健,技艺精湛。庙前有古槐两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老枝纵横,树冠高大,至今枝叶繁茂。

12、府君庙

府君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盂县上社镇中社北村

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攀间枋题记,元延佑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时屡有修葺。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耳殿。正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前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昴,补间出45度斜栱。后檐斗栱为四铺作出单抄。四椽栿下有“大元国延祐二年······”题记。殿内绘有壁画,被白灰覆盖。

13、烈女祠

烈女祠(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水神山

亦称柴花圣母祠,为祭祖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而建。坐北朝南,依山就势,主要建筑依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木牌楼、仪门、圣母殿,东西两侧建耳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祠西北有两天然石洞,号曰修真洞、藏身洞,洞南山崖边建抱泉楼三间。祠内现存清代壁画105平方米、塑像2尊。

14、藏山祠

藏山祠(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盂县长池镇藏山村东

藏山原名盂山,相传春秋时晋国程婴藏赵氏孤儿于此,故称藏山。藏山祠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修,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祠址向南,依山建造。建筑分布于三层递高的平台上,祠前为明代“藏孤胜境”牌楼,祠内中轴线上依次布列山门、乐台、正殿、寝宫、梳妆楼,东西两侧为钟鼓楼、配殿和耳殿。除寝宫部分梁架保存金代风格外,余皆清代建筑。

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山墙和北壁绘壁画69平方米,以连环画形式表现赵武生平。色调淡雅,手法尚佳。寝宫面宽、进深均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檐双步梁上墨书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寝宫题记。

院内存有宋宣和六年(1124年)铁钟1口,金、元、明碑各一通,清碑72通,明嘉靖铁焚炉3个。

15、盂县大铁钟

大铁钟(第一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盂县长池镇藏山村东

原为盂县县城内西寺大殿之物,后移至大王庙保存,现悬挂于藏山祠南洞钟亭。宋宣和六年(1124年)铸。高210厘米、口径286厘米、围长900厘米、壁厚4厘米,重约2000公斤。龙纽身躯盘曲成环状。钮下一圈覆莲,再下是两栏铸铭,以线条分隔成方格,葵形口沿。铭文记载了铸造时间和铸地及助缘人姓名等内容。

原为盂县县城内西寺大殿之物,后移至大王庙保存,现悬挂于藏山祠南洞钟亭。

铁钟原存放于盂县县委院内的西寺大殿中,1987年,迁移至西关大王庙内,后又迁移至盂县藏山春秋战国城内。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藏孤洞

坐落在北嶂“凌空崖”下,如大屋套小屋僻静幽深,风雨不侵。系义士程婴育赵氏孤儿居住十五个春秋之所,故名藏孤洞。

17、盂县普济寺

位于盂县西潘乡侯庄村。据乾隆版《盂县志》载,建于唐代初年,乾隆二十一年,移建现址,以后屡有修葺。占地面积1988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过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耳殿、钟鼓楼。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架椽,七架梁对前单步梁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筒板瓦顶。柱头斗拱为五踩双昂,平身科每间一朵作五踩双昂。彻上露明造。过殿结构与正殿基本类似,只是花脊的烧造工艺较为考究,闪耀着琉璃的光芒。1986年被公布为阳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仇犹观

仇犹观在山西省盂县城北59公里梁家寨乡御枣口村东。据碑文记载,庙宇规模宏伟,建筑体系完整。主要建筑有泰山庙、玉皇楼、真武殿、天地庙、明灵大王殿、大王庙、伽蓝庙等12座。现存建筑结构较完整的是真武殿,殿堂3间,坐北向南,殿宽11.6米,进深9米,檐高6米,单檐歇山顶结构,由台基、屋架和屋顶三部分组成。殿内采用辽金建筑的“减柱法”,用材经济,造型美观。过厅左边的梳洗楼,是一座3间大的双檐九脊顶楼阁式建筑。楼内通体面积宽12.8米,进深10米,高8.3米。建筑结构严谨,上下比例协调,今虽局部毁损,仍不失为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杰作。该村于2008年到2009年多方筹资,进行了全面修缮,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物景点。

19、青石寺

青石寺,原名石角寺位于于盂县上社镇窄门只村北一里许。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44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移建于村北一块大青石上而得名。寺内现存正殿3间,左、右两侧偏殿各1间,东、西禅房各3间。正殿居中,面阔12米,进深8米,檐高5米,系单檐歇山顶结构。殿内三壁布满彩绘壁画,以清代作品称著。所绘人物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彩塑圣像亦很精致,分布在一个长3米、宽1.68米的大佛坛上。

20、建福寺

建福寺 位于盂县城东16公里处白土坡村西。始建于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寺内现存金《赐名碑》曰:“据太原府盂县白土坡僧智悟状告,本院自来别无名额,已纳,奉敕特造建福院。”明、清两代多有修葺。寺内正殿5间,居寺院中心,系单檐歇山顶。殿长15米,进深12米,鸱尾高4米许,殿内壁画依稀可见。南殿为大王殿,系单檐四阿顶。殿身宽10米,进深9米,檐高3米许,钟鼓楼分立于南楼左右。

21、曹村天齐庙

曹村天齐庙 位于盂县下曹乡上曹村。俗名二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古建筑6处。总平面布局为东、西两个四合院。西院北为正殿,3间,宽12米,进深9米,鸱尾高3.5米,单檐歇山顶结构。前后檐补间嵌以雄浑而变换多端的斜栱,梁架制作简练,举折极为缓和。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作风古雅,形制稳健,实为少见之古建筑。东、西两侧为配殿,南有戏台、山门。东院北为正殿,南为山门,东为禅房,建筑规格同西院。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