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新能源产业研究设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4-05-01 10:18:19 游览:84 次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会议传达的内容来看,主要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二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三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四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那么国常会通过这一利好政策将带动哪些新能源汽车行业细分领域?又有哪些企业将直接受益?

-67

|?四大要点支持新能源发展

-55

《规划》文件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公布了意见征求稿,从公布内容来看《规划》提到的四大发展方向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

在《规划》文件中,对于未来5年、15年的新能源汽车有较为明确目标规划,譬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5%左右,到2035年国内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

此前,受财政补贴退坡、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随着复工复产完成、利好政策不断出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加速回暖。

-5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拉动产业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从上述举措来看,技术攻关旨在实现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攻克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加强充电站换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车的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推动新能源车的国际企业在中国更快发展,实现更好的行业高水平产品普及。

此次《规划》提出的以上四大要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支持方向不断在调整,但仍是持续支持。

关键技术领域

国常会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发展具有快速充电能力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一直是该行业的重要目标。10月9日,中国科大在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设计的黑磷复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电且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该电极片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20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90%的容量。

开源证券认为电动车最核心的创新在于锂电材料。在技术持续迭代的背景下,推荐具有强大研发实力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同时,新技术的需求者与发明者特斯拉、提前布局硅基负极技术的贝特瑞、拥有多项电解液添加剂技术的新宙邦、在四元前驱体有研发经验的格林美、实现单晶、高镍量产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具备技术先发优势的公司将受益。

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国常会提出,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换电方面,今年以来,政策层开始频繁提及并鼓励发展换电模式。4月,新能源补贴政策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使用换电技术车辆不设置30万元的补贴门槛;5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充换电纳入到“新基建”范畴。8月12日,北汽新能源、蔚来、中汽中心等单位牵头起草的GB/T《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通过了审查。

安信证券李哲认为,“换电模式”优势显著,技术经过几年的积累也相对成熟,政策层主导更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换电模式”进入加速普及期。测算2021年设备需求达15.4亿元。中长期随着换电站的持续建设,预计2025年将产生180亿元设备市场空间。

对此,商用车行业也开始了换电重卡的全新发展路线。据了解,目前,国内主流商用车企均已布局了纯电动重卡,但在电动重卡换电运作模式方面,华菱、福田、北奔、徐工等企业走在了前列。

加氢方面,天风证券指出,我国加氢站建设处于快速上升期,2020年有望实现建设100座加氢站的目标。加氢站所需零部件国产化程度较高,建设规模化后,成本下降短期内可以实现。该机构认为,加氢站迅速发展起来以后,利好加氢站组件供应商。

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加快应用,对提升我国能源战略安全、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增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上汽大通MAXUS在氢能源领域展开了积极布局,并推出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及工程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

充电桩方面,充电难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截止到2019年11月我国公共充电桩49.6万、私人充电桩67.8万,距2020年目标完成率分别99.2%、15.8%,私人充电桩建设远不达预期。

川财证券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国家电网也在大力推动充电桩建设、建立开放运营平台,有效解决了行业痛点,充电桩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

国常会提出,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新能源客车方面,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销量4041台,市占率20.9%,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0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近期发布,公交运营类车辆今年不退坡,明年原则上退10%,利于企业改善盈利能力。

其中,宇通客车是客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格局很好并在处于进一步优化通道;北汽福田在北京大批量上险705辆插电混城市公交,8月插电混销量占比提升至11%;金龙客车则定增募资17亿元拓展新能源汽车。

|?中央与地方打出政策组合拳

为应对行业困难和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3月,国务院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4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发布。根据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此外,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及地区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通过给予购置补贴、充电补贴、优化使用环境、汽车下乡等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华西证券指出,中央与地方打出政策组合拳,政策的持续激励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长期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销量)与发展目标差距仍然较大,国内新能源汽车长期增长趋势确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针“强心剂”扎向中国新能源市场,汽车行业主航道更加清晰。

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增长点”,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发展方法等给出了清晰路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汽车行业的顶层设计,虽然尚未发布终版的详细文件,但四大要点的披露已经让企业和市场振奋不已,一扫今年前8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因补贴退坡而落后欧洲市场的阴霾;这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领域即将爆发势增长,一时的艰难之后风口来袭,新能源车企将打响“军备竞赛”。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四条要点如下:

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AM车镜解读:

今年是汽车发明的第135年,内燃机的革命也走到了尽头,电池、电机、电控开始取代发动机;芯片、操作系统将为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因此,“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被放到了核心地位,可以预测,未来汽车操作系统领域或许也会出现类似安卓、IOS之类的产品,国内企业如何用好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避免再被外资卡脖子,是重大挑战也是机遇。

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名声在外,但在今年前8个月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上,LG化学以1%的领先优势获得了第一名,宁德时代以24%的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松下则以19%的份额名列第三。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之争才刚刚起步,中国企业取得决定性优势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而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标准对接”、“数据共享”等关键词则是对汽车“新四化”的加强,不但汽车要信息化、电子化,借助5G技术的发展,充电桩、交通信号、道路、家电等等一切都将互联互通,汽车是移动的电脑,联通一切,届时各种数据和充电标准都将共享和统一,汽车社会的效率将提升到我们当前难以预测的程度。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AM车镜解读:

充电、换电、加氢,成为三大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这对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是利好,政策鼓励百家争鸣,无论是对刚刚完成换电超过100万次的蔚来汽车还是对在氢能源领域大力布局的长城汽车而言都是好事——9月13日,长城控股集团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包括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台化燃料电池堆及70MPa高压储氢瓶阀及减压阀等核心产品。此次发布会正式宣告,长城汽车首款燃料电池SUV将于2021年实现量产,未势能源氢能“联合舰队”出征,长城氢能战略布局纵深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快充的地位被放在了第一位,“快充为主”,一旦这样的高速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建成,燃油车加油快的优势和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劣势都将荡然无存。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明确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给予财政支持。对此,我们希望补贴到位的同时,做到用好、用实,全力避免此前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存在的骗补情况发生。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AM车镜解读:

这一条字不多,但意义重大。虽然我国有着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但前几年很多企业眼里盯着的都是国家补贴,如今在欧美日韩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和政策力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此前取得的销量优势基本都消化在国内市场,要说出口看世界,难有能拿出手的车企和车型,反而很多关键零部件如电控核心零部件IGBT器件和图像处理芯片等都需要进口。

这个时候,有两家企业就不得不提,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鲇鱼”特斯拉,它的不断降价,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心态起到了很大的激活作用。

第二家企业就是恒大汽车,恒大汽车是“走出去”的榜样,在国际合作方面恒大汽车一骑绝尘。至今我仍记得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的讲话,揭开了恒大实现"换道超车"的秘诀:"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能买来的技术就买,买不了就合并,合并不了就合作,而目标是要有大规模和大格局,去实现好的品质和价格。至今,恒大集团已经构建出一个覆盖了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在各关键环节拥有世界最顶尖的技术。

今年8月3日,恒大汽车同时发布恒驰首期六款车,分别是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覆盖了从A级到D级所有级别,横跨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

对于恒大汽车来说,刚刚备好食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盘子”就来了,剩下的,只等上桌了。不得不说,恒大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选择正确且时机恰当,跟着国家战略走,已经赢了一半。

对于国内的汽车企业来说,扩大国际合作、走出去,将成为影响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

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AM车镜解读:

公共服务领域由于具有用途固定、路线固定、使用区域固定等特点,非常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对环境有利,对产业发展和产品试点有利。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非常务实,规定“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并未急于求成。

AM车镜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非横空出世,作为行业内的顶层设计文件,它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息息相关。2009年,我国率先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全球抢得了先发优势;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之后就是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获得最终通过。

从时间脉络可以发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一直坚定稳健、一脉相承,虽然在细节上不断调整,但在大方向上却是毫不放松。在欧美日韩及跨国车企纷纷追随中国脚步“换道竞争”的当下,更进一步验证了十年前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前瞻性。我们将通过顶层设计助力车企新能源化转型,进而带动整个汽车社会的变革,将先发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和品牌优势,进而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大浪淘沙,参与其中的车企百舸争流,成败沉浮,又将书写怎样的传奇,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