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塔基新能源(风电厂工作有、、、)

发布时间:2024-04-30 10:16:44 游览:36 次

近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河海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项目的十一课题“近海风电场选址及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技术开发”的研究任务。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三峡总公司拟在江苏响水近海海域建设示范风电场。风是风力发电的源动力,风况资料是风力发电场规划、设计和建设的第一要素。因此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区域的风资源情况,为在江苏响水近海海域建设示范风电场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三峡总公司委托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江苏响水建设海上测风塔,进行现场测风工作,并为将来的海上风电场建设进行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近海风电场海上测风与试验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

-50

(1)海上测风研究:进行1个滩涂测风塔、2个海上测风塔(三个测风塔高度均为70m)的选址、勘探、设计、安装与运行维护,并开展1.5年的测风数据资料采集与研究评估。

(2)地质勘测与桩基测试试验:对塔基现场进行地质踏勘、资料搜集,拟定勘察计划,承担地质钻探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数据处理、样品分析、图件绘制、技术报告编写等;开展海上桩基的沉桩过程测试,获取不同地层、不同深度的锤击数~贯入度的关系,综合研究分析桩基的承载力,高应变承载力检测与承载力的对应关系等。

(3)海况条件研究:通过试验、勘测、资料分析,研究响水近海水文情况(包括对浅海环境、海浪、海流、潮位等的研究),结合海上测风塔的建设施工和测风情况,研究海况条件对海上风资源评估和风电场建设的影响。

-35

(4)对工艺方法、标准等的研究与总结:对勘探、测试、试验、施工、运维中的各种工艺方法、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对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等进行初步研究。

(5)其他资料的分析整理:江苏响水一带沿海现有的气象、海洋、地形、地质资料和陆上风电场实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66

(6)建设1个滩涂测风塔、2个海上测风塔:滩涂测风塔采用拉锚式等截面等边三角形轻型钢管焊接结构,塔架及拉锚纤绳采用独立混凝土基础,塔高70m。海上测风塔采用钢管桩基础(桩径为600mm,壁厚16mm,桩长50m,四边形布置且呈1:7向外倾斜)、四柱渐变式桁架塔体结构,塔体与桩基通过钢承台连接,塔架底部为边长3.2m的正方形截面,塔架顶部为边长0.82m的正方形截面,塔高70m,全塔架及桩基础均采用分部位防腐。滩涂测风塔、海上测风塔均在10m、25m、40m、50m、60m、70m位置处安装风速传感器,每层2个;10m、50m、70m位置处安装风向传感器,每层1个。2#测风塔安装海洋资料观测设备1套。

发明及创新点

本项目克服了没有类似工程可以借鉴、现场资料欠缺等困难,结合以前的研究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创新性地实现了海上施工向陆上转化的设计理念

与国内已有的海上测风塔采用高桩现浇混凝土承台的设计理念不同,响水海上测风塔采用了钢承台的结构型式。与常规的混凝土承台相比,可以不进行海上立模、绑钢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序,钢承台可以在陆地加工完成,可节省施工时间和减少大型船舶(海上混凝土搅拌船、大型起重船等)的使用,大大减少海上作业的工程量、减少海上施工的时间和节省施工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

(2)采用了桩体与承台利用高强灌浆料连接技术

钢承台结构型式对连接段要求很高,通过室内试验和大量计算,连接型式采用了高强灌浆材料灌注为主的连接方式。经规范方法计算和有限元方法校核以及现场运行考验,连接段整体受力较好,能满足不同环境荷载的受力要求。研究的灌浆连接结构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提出了海上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一种可行方法

与陆地桩基相比,海上桩基检测存在两大问题:①海上条件恶劣,受风浪影响很大,进行静载试验难度大、成本高。②进行高应变锤击时需要大型船舶,进行复打成本高、组织困难。在海上测风塔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滩涂风电场类似地层条件,采用静载试验、埋设渗压计和不同时段的高应变检测,初步推断出:在该地质条件下,初打时的高应变检测承载力是桩基最终承载力的60%左右,可以利用打桩时进行高应变检测,以此承载力计算桩基最终承载力。

(4)海上风资源评估方法研究手段完备,成果可信度高

①实验手段上,采用一塔两套测风设备,设置海洋观测设备;

②资料丰富度方面,布置了2座海上测风塔、1座滩涂测风塔,加上滩涂的5座测风塔以及气象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该区域内的测风塔密度高,测风数据及环境数据齐全、完整;

③研究方法上,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并根据计算模型独立开发了计算程序。

本项目利用这些实测数据开展了环境因素对测风数据的影响、风速与潮位的对应关系、海面粗糙程度与浪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海陆风对比等项目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均为国内首次采用。研究成果可信度高,并已用于海上示范风机的设计中。

(5)开展了测风手段的拓展性研究

根据风资源评估的特点和海上施工的难度,提出了可移动式测风塔的概念,并完成了移动式测风塔的结构设计、就位固定技术、浮运移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海上测风塔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型式,可进一步减少测风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本项目建设的江苏响水近海测风塔是江苏近海地区第1、2座(我国第3、4座)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测风塔,目前国内所建的6座海上测风塔仅有本项目的响水海上测风塔采用了钢承台结构和相应的灌浆连接方式,该结构大大减少了海上施工时间和对大型海上施工设备的依赖,不仅可以推广到海上测风塔的应用,也可以推广到海上风机的结构设计中。经技术查新:海上测风塔的钢承台结构形式、承台与桩基采用水泥基高强灌浆料连接、可移动式测风塔的结构设计等技术特征在国内文献均未见提及。

本项目利用实测数据开展的环境因素对测风数据的影响、风速与潮位的对应关系、海面粗糙程度与浪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海陆风对比等项目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均为国内首次采用。

成果应用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于2007年4月完成测风塔选址、初设,5月完成海上勘探,6月完成施工图设计,8月进行海上桩基施工、塔架吊装和仪器安装,2008年3月测风数据传回,2008年7月海洋观测数据传回,截止到2009年10月,已完成1.5年的测风数据收集和评估、1年的海洋观测数据收集和评估以及2年的运行维护工作。

该项目研究成果为海上风电场建设提供了详实的风资源数据、海洋数据、地质数据和可供借鉴的施工经验,目前长江新能源公司已在该区域建设了1台2MW近海试验风机,三峡集团公司正在进行容量为200MW的近海风电场的可研设计。

成果转化、推广或产业化方面还需帮助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颁布施行,海上测风工作将逐步展开。为使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推广应用,应加大宣传力度。 风电场的工作流程:风向风速检测、当班当中和调度保持联系、开机发电、巡查记录、设备检查、润滑保养、故障处理、变压升压、配电仪表监护调节、并网送电、发电量统计。

云南省光伏占用林地的新政策

大家好,河西走廊“复古之路“在七月末顺利结束了,从春天时开始筹划,到真正实践,前前后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前期查阅相关史料到后期的实地探访,我将所有的收获整理成公众号文章与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来这些都是一无是处的土疙瘩,还有些人将其视为珍宝,例如我,无论怎么样, 君欣赏我的“复古之路”见闻,相信还是会有些收获的,也会让你对甘肃省,对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细致的认识,下次再去河西走廊,可别只是到嘉峪关,七彩丹霞,莫高窟匆匆打卡后便离开了。

相关数据

总里程:3500公里

徒步历程:1050公里

耗时:66天

兰州到瓜州全程徒步无搭车,借宿2次,露营17次,中途被好心人给水喝4次(2次拒绝了,因为当时不缺水。)被陌生司机主动搭车6次(全部拒绝了。)遇到好心人指路帮助无数,脚踝受伤肿胀1次,胯骨劳损1次,脚趾甲淤血3个,脚底水泡若干,走烂的徒步鞋1双,造访古遗迹不计其数......

本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探访河西走廊上散落的古遗迹,而徒步只是一种完成旅行的方式,至于为什么选择徒步,是因为本次旅行的名字叫“复古之路”,既然是复古,那我就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完成,这应该非常的“复古”了。但有很多遗迹分布范围很广,为了节省时间,我计划主线用来徒步,支线则自驾或者搭乘班车,这样安排合理很多。一起来看看下面我的路线图吧,你就会一目了然了!

(红线为徒步路线,绿线为班车绿线,橙线为自驾路线。)

好了!接下来,我就以连载的方式为各位呈现河西走廊的美丽与厚重吧!

PS:文章为每天路上的朋友圈整理,非正式游记。

我和老王在古浪县休息了3天,我的鞋子也从辽宁寄到了古浪,并且脚踝也好转了许多,可以继续前行。从古浪出发,下午到达黄羊镇,因为在黄羊镇南侧的山谷中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天梯山石窟),所以我们二人在此停留下来,一来可以有时间参观石窟,二来又可以休息一下我的双脚。

次日上午,我和老王乘当地村镇班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跋涉,到达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的“石窟鼻祖”,它深刻影响了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甚至莫高窟,它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它是第一个由官方出资修建的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由北凉王沮渠蒙逊下令,高僧昙曜主持修建,距今已1600年 历史 。

13号窟中的大佛历经战乱,地震,损坏严重,建国后被修复,尤其是面部和右手,壁画残存,色彩依旧鲜亮,据说曾经的大佛通体被贴满金箔,并有建筑楼阁遮挡,当年一定十分华丽。

1958年当地政府决定在黄羊河修建水库,以为蓄水后,天梯山石窟会被淹没,于是将窟中大小壁画佛像全部切割包裹运往兰州甘肃省博物馆保藏,但大坝修好后,实际水位并未完全淹没所有洞窟,但已经被取走的壁画和佛像已难以恢复原位,这是一个遗憾的乌龙事件,这让我想起了埃及阿斯旺水库旁的阿布辛贝神庙,有些相同的命运。但令人惊讶的是,在揭取下清朝时期壁画后,北凉时期的壁画显现了出来,如果没有这次迁移,北凉壁画也许永远也不会被人发现,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天梯山石窟大佛和阿富汗巴米杨大佛同样是丝绸之路上的大佛,天梯山大佛早于巴米扬大佛,但很多旅行者更愿意不远万里跑到阿富汗去看那里的大佛,哪怕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洞窟,就在我们国家也有一座这样的大佛,却遭遇冷漠,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从黄羊镇经半日徒步跋涉,到达武威白塔寺,又叫百塔寺,古时称幻化寺,是蒙古汗国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的儿子阔端为纪念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简称萨班)修建的,阔端和萨班在这里曾举行过影响深渊的会谈,最终达成协议,吐蕃归附蒙古,藏传佛教正式被蒙古人所信奉,史称“凉州会盟”,这次会盟不仅促使藏区归入祖国版图,也改变了蒙古人的精神世界,更对藏区的文化宗教和生灵避免了战争的破坏和杀戮。

当年阔端为萨班修建的灵骨塔只剩下塔基,大殿也已经消失不见,园内有1:1复建的灵骨塔。展馆内还能看到《萨迦班智达至蕃人书》,这是萨班在会谈后写给藏区各派领袖的书信,说白了就是劝告他们归附蒙古的劝诫信。

馆内还能看到八思巴文的残片,八思巴是萨班的侄子,也是他的继承者,后被忽必烈封为大元帝师,这是他结合藏文编写的蒙古新字,但随着元朝覆灭,八思巴文也修建走向衰落。

白塔寺是一个非常清净的地方,游人不多,说实在的,这里现存的建筑基本都是近年仿建的,所以到此并无太多实物值得参考,可作为一个 历史 符号加以凭吊。

小麦是河西走廊的主要农作物,土地干旱,种植玉米的土地都用塑料薄膜覆盖来减少水分蒸发,节约用水是这里永恒的话题。这里每个村子都有公告栏公示各家各户卫生情况,还挺滑稽的。我和老王多数时间都是沿着312国道行进,不过卡车太多了,很吵,所以有时有小路我们就会走小路,这样徒步的乐趣也更足,最近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在河西走廊开发一条徒步步道该多好,提供给有勇气挑战河西走廊的徒步爱好者,中途可以配合小镇补给食物。就像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小道,想法美好,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来到武威后,我和老王直奔西夏 历史 博物馆,就是为了看看那块西夏石碑(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这个石碑比我想象的要好大很多,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西夏文字,西夏文字的特征就是,乍一看是汉字,仔细一瞧一个都不认识。这块石碑是在1804年,被一个叫张澍的晚清史学家在大云寺发现的,石碑当时被密封在一个凉亭内,打开后这块黑色石碑显露出来,上面的奇怪的文字却让张澍倍感疑惑,经过多方查证,最终在一本宋代文献中找到了和碑文一模一样的年号:天佑民安五年,才知晓这是西夏石碑,文字是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西夏文字。一个消失的王朝和一段尘封的 历史 就此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西夏王朝由党项人所建立,长达189年,首都是兴庆府,在今天的银川市,最终被蒙古所灭。

以前的武威也叫凉州,也可叫西凉,公元前121年的一天,一位皇帝(汉武帝)在河西走廊画了四个圈(河西四郡),武威就是其中之一,可谓是2000年前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丝路贸易兴盛的年代,这里可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西域各国的人员,货物,文化在此聚集,古代的大V网红,如李白,高适,王维,岑参,李贺等人都曾在此做过“西漂”,或是赋诗一首,或是停留居住。安史之乱后,河西被吐蕃控制,丝路断绝,加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凉州逐渐走向没落,现在的武威已是人们印象中偏远的西北小城,再难与沿海城市相提并论。

武威 历史 悠久,值得看的东西很多,雷台汉墓门票30元,是马踏飞燕出土的地方,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看了真品展览,现在再来这里,这里只剩下墓道和墓室了,什么都没有,因为疫情的原因吧,游客很少,我和老王在里面,感觉阴森森的,自己在里面时,脑子里都是《盗墓笔记》中的画面,进入墓室的洞口很矮,需要蹲下才能进入,墓主人至今不知道是什么人,只知道是姓张的东汉人,此地不宜久留,我来来回回三进三出,里面凉快安静,死后躺在里面感觉应该很舒适。

在大门口的纪念品商店买了个小铜奔马摆件寄回家,听武威人说这玩意能够防疫抗疫,因为它叫“马踏飞燕(肺炎)”。

随后我们前往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首,关于他的传奇人生,在这里我不多说。鸠摩罗什在凉州生活了17年,并非自愿,后被姚兴(后秦第二位皇帝)迎请至长安,圆寂后,舌舍利藏于凉州罗什寺舌舍利塔。

从武威出发第二天,清晨收拾好帐篷,穿过一大片太阳能发电厂,新能源造福了西部。天南海北的大货车在路边空地上睡觉休息,互相聊着走南闯北的故事,像极了 汽车 总动员中的画面,但路边司机的排泄物就有点过分了,大大小小的粪便依次排开,好像一个露天厕所。312国道旁还矗立着一个叫沙城的遗址,只剩下一块城墙了,离开了武威,进入金昌地界。

离开武威时,我的脚上已基本痊愈,走路相对之前轻松自如许多。从武威到永昌两天时间到达,其中有一天走了40公里,要知道此前我们平均一天基本控制在30公里,所以我的脚已经彻底好了。

永昌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在县博物馆中就能感受到其悠久的 历史 文化,在县城西南有一个被称为“骊千古村落”的地方,据说村里很多人都拥有罗马人的血统,他们的祖先是罗马军团的一部分作为战俘迁至此处,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准确,我对此并无做过多了解,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有待考证,现在大肆宣扬无非是发展当地 旅游 的一种手段而已。于是我和老王都没有丝毫兴致前往,在永昌休息了两晚就继续向张掖进发了。

(谢谢阅读,下期继续。)

各州(市)林业和草原局、能源局(发展改革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云南绿色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和规范光伏发电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和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15〕153号)要求,结合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性质和适用范围

光伏复合项目属能源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通知适用于符合国家、省委省政府新能源发展战略部署,纳入各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光伏复合项目,按照本通知执行。本通知下发前已完成立项备案手续的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地参照本通知执行。

二、选址要求

(一)光伏复合项目禁止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草原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重要原生境,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基本草原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内建设。

(二)光伏复合项目的生产区(包括升压站、配电室、控制室、新建进场道路、新建场内检修道路、集电线路塔基等)、生活区(包括办

公、住宿、食堂、活动场所、仓库等附属设施),禁止使用天然乔木林地;施工期临时设置的弃渣场、取土场、砂石场、堆料场、拌合站、工棚、临时施工道路等,禁止使用乔木林地;电池组件阵列禁止使用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区域覆盖度高于30%的灌木林地和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区域覆盖度高于50%的灌木林地。

三、用地要求

(一)用地性质。光伏复合项目生产区(包括升压站、配电室、控制室、集电线路塔基等)、生活区(包括办公、住宿、食堂、活动场所、仓库等附属设施)、电池组件阵列区箱变、新建进场道路、新建场内检修道路,应当办理占用林地手续;施工期临时设置的弃渣场、取土场、砂石场、堆料场、拌合站、工棚、地埋电缆槽以及临时施工道路应当办理临时占用林地手续。

电池组件阵列使用林地由项目业主单位与林权权利人签订书面协议,通过租赁、作价入股等流转方式使用林地,在用地报批阶段明确用地红线范围,待光伏电站设施占用林地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建设,不再办理使用林地许可手续。

(二)建设标准。电池组件阵列区在设计方面应当尽可能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光伏板最低沿与地面距离不得低于2.5m,电池组件阵列各排、列的布置间距应当符合《光伏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或《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XX)相关规定;场内检修道路设计应当符合《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以及《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的相关要求。光伏复合项目电池组件阵列用地涉及林地以外农用地的,建设标准应严格按照《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云南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通知》(云自然资〔2019〕196号)要求执行。

(三)植被保护。光伏复合项目在满足正常运营的同时,须保证电池组件阵列下方不得改变林草地用途,不得裸露地表、硬化或作其他用途。

光伏复合项目施工期要切实做好项目区原生植被的保护,最大程度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车辆、设备、人员进场后应尽量不破坏原有土层和地表植物,地埋电缆槽、临时弃渣场等确需对地表进行开挖的,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范围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立即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县级林草主管部门对恢复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电池组件阵列区内林地上涉及散生木的,应当优化设计、尽量避让,在满足光伏电站正常建设运营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散生木的采伐。涉及古树名木的,一律避让。

光伏复合项目运营期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确保项目区原生植被正常生长。施工前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对项目区植被情况以图文或影像方式进行记录,申报办理许可手续时,将记录材料提交县级林草主管部门存档。运营期电池组件阵列下方原有植被盖度达到30%以上,且具备自然恢复条件的,以自然恢复植被为主,不采取开挖补种、更替树种、除草等人工干预措施;原有植被盖度达到20%以上30%以下,且具备自然恢复条件的,采取补植补种修复植被;原有植被盖度低于20%的,采取人工种草等措施改良植被及土壤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项目区内未设计建设的空地区域,不得破坏原有植被和损毁地表,项目业主单位可在不影响光伏复合项目运营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制定绿化方案,适度补植补种乡土树种、草种。项目业主在申报使用林地、草原行政许可时,应当同步提交编制《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植被保护方案》的承诺书,并在项目取得使用林地许可批复后1个月内,向县林草局提交按规定编制的《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植被保护方案》。

项目业主单位要做好项目区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重点加强项目施工、运营、检修期间的野外火源管理,落实森林草原防火管护人员和措施。

四、监管要求

各级林草和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提前介入、各司其责、主动服务”的要求,共同做好光伏复合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

(一)提前介入项目建设选址工作,指导建设单位避让禁建区域。县级林草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生态区位和后续监管工作实际,对项目业主提交的《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植被保护方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保护修复实际的措施应当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方案中各项措施符合实际、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二)现场查验阶段应对项目业主提交的项目区植被基础调查数据和影像资料进行检查核实,与其他申报材料一并存档备查。

(三)定期检查,依法严厉打击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拆分报批、以其他名义骗取使用林地、草原行政许可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野蛮施工破坏林地、林木、草原,未依法及时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植被,未按《光伏复合项目使用林草地植被保护方案》保护林草地资源和恢复植被,以及弄虚作假骗取使用林地、草原行政许可的光伏发电项目,要依法追责。

五、附则

(一)光伏复合项目涉及占用草原的,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执行。

(二)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生效,《云南省林业厅关于规范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云林林政〔2016〕17号)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不再执行。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