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新能源车竞争(新能源车竞争)

发布时间:2024-04-20 17:13:42 游览:99 次

作者:高浩

2023年新能源销量还能在中国能冲到多高,机构们纷纷给出乐观预测,讨论的另一面,是补贴退坡后车企的盈利能力,“为了盈利,不得不降价”,这种靠牺牲利润来获得利润的反常识理论,确实成为了既有的怪现象。

-51

车企们的应对逻辑各不相同,新企业随波逐流,BBA为首的传统车企则另有一番考量。

3月中旬,新款奥迪Q4 e-tron上市,虽然Q4 e-tron全球首发已有一年半,但在新能源竞争迈入新阶段的2023年,这款车型的存在,让人重新审视接下来豪华电动车的竞争。

BBA统治力犹在

-37

高端消费品的2022年,其实是在一轮轮涨价中度过的,有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95%的高端消费品牌实现了正收益。购买力强劲的高净值用户,对于稀缺性、品牌力的热情在短时间内并未呈现出一丝衰退的迹象。

汽车市场何其相似,在谈论起跨国车企在当下中国车市的窘境时,时常会以偏概全,二线豪华车确实经历了大洗牌,但中国豪华汽车的整体市场份额稳步上涨到了14.3%。

聚焦到具体车型方面,中国市场高端SUV销量前三的车型(起售价30万元以上)仍旧被BBA包揽,GLC、Q5、X3年销量均达到14万辆,几乎是第四名的两倍。高端轿车市场的局面如出一辙,“C、3、4”,“5、6、E”实现横扫,6款车型瓜分了88.9万辆销量。30万元至50万元的售价区间,BBA呈现的是压倒性的统治力。

-70

去年,奔驰全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2%至1500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长28%,达到205亿欧元;宝马集团总营收1426亿欧元,同比增长28.2%,税前利润235亿欧元,同比增长46.4%;奥迪集团销售收入增长至618亿欧元,同比增长16.4%,未计入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76亿欧元,同比增长40%。

电动产品比重的提升,是豪门能够带来亮眼财报的重要原因。去年奔驰纯电车型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67%;宝马纯电车型销量21.57万辆,同比增长107.7%,占集团全球总销量的9%;奥迪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44%。

与新势力相比,这样的增长速度算不上突出,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仍旧发表了“豪华电动车的竞争还未开始”的言论。在他看来,中国5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寥寥无几,这一价格区间,用户的首选仍是燃油车,而补齐这部分电动车的空白,可以从根本上脱身价格战的泥潭。

大众集团CEO奥博穆也有着相似的判断,他将盈利摆在大众集团转型的重要地位,而奥迪品牌的市场表现与转型成功与否关系密切。

BBA也确实在加大这一价位区间的投入。今年下半年,奥迪首款PPE车型Q6 e-tron将迎来全球首发。明年,奥迪一汽新能源PPE工厂将相继投产该车型和A6 e-tron;宝马两年内将推出i5/i5旅行车,MINI和劳斯莱斯在未来十年内成为纯电动品牌;奔驰将在今年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全新EQE/EQS纯电SUV、S级/迈巴赫S级轿车插电混动版、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

很显然,关于未来的豪华车消费,老牌豪华汽车掌门人们早已跳出油电之争,相比于豪华车的稀缺性、品牌高度,油与电只是具体的技术路径,豪华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摆在那里,面对50万元以上区间“清新的空气”,BBA乐于经受用户严苛的考验,经受住考验的品牌尝到的甜头也会更多,而它们恰好都有着百年积淀的基础优势。

Q4-etron做好了“铺垫”

聚焦利润,创造更华丽的年报,对于BBA来说并不困难,但这不意味着要交出入门级豪华车市场。今年1月,Q4 e-tron在欧洲共售出新车3566辆,从新能源榜单第八名的位置迅速跃升至第四,成为BBA中唯一上榜的品牌。

中国市场,Q4 e-tron近半年月均销量约1200辆;作为BBA中最早投放的纯电动平台产品,Q4 e-tron的销量至少在三个豪华品牌中已是上游水准。

两大新能源地区市场的表现,让Q4 e-tron成为最适合感受BBA入门豪华理念的车型。

原因并不复杂。

简单试驾Q4 e-tron后,会对奥迪一向追求的驾驶加深感悟。踏下电门,车子平缓加速,依靠脚下力度控制动力输出的体验,很快让自己放下对于电动车的防备,经过颠簸路段时,底盘轻松化解车身弹跳,更像油车的电车,是Q4 e-tron刻意营造的感觉。

笔者认为,把Q4 e-tron简单比作“换标ID.4”是不负责任、不过大脑的臆断。且不说奥迪更为精致、科技的内饰,Q4 e-tron标配的可变转向比系统也并未在ID.4上搭载,在调头、挪车时,这项技术为前者带来了明显的灵活性优势。

但是驾驶感并不会成为主导新能源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与J女士(英系豪华品牌燃油轿车车主)的交谈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看法。J女士于去年10月增购Q4 e-tron(售价34.27万元的2022款 50 e-tron quattro 创境版),她的购车观并不复杂:“我并不是车迷,获得新能源指标后,只想找个大品牌、靠谱的产品,大致了解一下我发现几乎没有对比的必要,因为符合要求的只剩下Q4 e-tron了。”被问及是否对近半年的用车体验满意时,J女士表示达到了预期,且在进入换车周期时会优先考虑奥迪电动车。

对于初尝电动车滋味的用户来说,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是相对而言更令他们放心的选择,一下子让用户掏出50万+支持一个陌生的物种并不现实,豪华品牌的入门产品便成为了车企与用户间的桥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有着多年的口碑基础,豪华品牌仍在积极务实的推动普及。

率先在全球上市的Q4 e-tron,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以这款车型为根基,奥迪随后推出的Q6 e-tron、A6 e-tron才能更好地卸下用户的防备。

以Q4 e-tron现阶段的市场表现评判BBA的整个转型战略操之过急,以更为整体全面的眼光来看,豪华电动车的竞争确实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