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科技加新能源(对标国际巨头转型电路保护解决方案提供商)

发布时间:2024-04-19 07:18:31 游览:22 次

随着“双碳”顶层设计落地,从新能源车、风电、光伏到储能等等,一个巨大的绿色能源产业空间正在被打开。巨大的新型市场也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巨大的机遇,如何抓紧时间搭上这趟高速发展的快车,正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思考的命题。

-61

好利 科技 创建于1992年,并于2014年登陆A股,今年二季度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但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为国内领先的熔断器生产厂商。近年来,为抓住新能源市场的机遇,好利 科技 在巩固原有业务基础上,开始思考、启动业务和产品的创新与转型。

目前,新的发展战略蓝图业已成形,芮斌将之形容为“三根轴”:第一根轴是新产品类别主力从电子到电力新能源的转变,发现新机会、寻找新市场、拓展新产品;第二根轴从无源到有源,从单一熔断器产品转向提供电路保护与综合系统解决方案;第三根轴,是通过投资布局,加大在产业链里面的布局和话语权,构建新的盈利模式,寻找新的第二条曲线或者第三条曲线。

-38

拓展新能源赛道

欲做电力行业主要玩家

据了解,目前好利 科技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行业,譬如各类电源、家用电器、家庭视听及数码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计算机及其周边等。对此,芮斌表示,电子类业务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市场,而电力类业务,则伴随着新能源而快速崛起的新市场,“从我们生意的基本逻辑来讲,我们寻求更高的利润。”

-42

寻找“高利润区”的内驱动力,叠加外部产业变革的大趋势,都推动好利 科技 拓展新能源赛道。

“我相信过去传统电子终端器的厂商,要扩大利润都需要进入到电力行业。”他举例道,“拿新能源车来说,在中国新能源车增长的速度还会持续加快,这里边围绕电力设备,孕育了巨大的新机会。一台新能源车里面用到的各类熔断器约几百元左右,增量市场的规模是很大的。”

同样被看好的还有“双碳”目标下,储能、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细分赛道的爆发。“公司近年来做了很多储备工作,目前已经切入到光伏领域,现在开始进入到储能市场,并与国内几家一线的储能提供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这一点在我们的定期报告里边也有披露。”芮斌道。

他表示,2021年,好利 科技 的收入中,主要来自电子类业务,一部分来自电力类业务,也就是新能源市场,接下来希望通过加大市场和研发投入,进一步在新能源市场获取更大的份额。“伴随着’双碳’的市场要求,我们希望成为市场主要的玩家,希望在未来把收入做一个较大调整,大幅提高电力类业务的收入占比。”

对标国际巨头

转型电路保护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于好利 科技 而言,进军新能源赛道,也对公司摆脱提供单一熔断器产品的限制,转型提供电路保护与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提出了要求。

“新能源赛道集中在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和充电桩,而这样的一套解决方案不仅仅是需要熔断器本身。”芮斌解释道,熔断器是通过过流以后引起的温度变化,熔断自己实现断路保护,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需配套传感器、MCU控制设备。

“过去我们只卖单一的熔断器本身,但其实我的客户还需要传感器、MCU,也需要功率半导体的某些部件,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更希望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来构建护城河,而不是只打一张牌只有断路保护器。随着市场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厂家挤入到赛道的时候,如果只是卖单一产品,很容易被其他供应商挤占,影响利润率。”他表示。

同样的逻辑其实也适用于电子行业。过去对传统家电产品的断路保护只是在电路部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智能化,携带感知设备,对断路保护设备和解决方案也提出了升级的要求。

“在转型电路保护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过程中,在公司决策机构审议通过的前提下,我们计划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围绕熔断器周边的MCU控制设备、传感设备、IGBT功率设备等领域,把这些产品整合在一起,提供电路保护的解决方案,构建出我们新的核心竞争力。”芮斌道,“过去我们都是在跟国内这些企业对标,现在我们其实要对标国际一流的熔断器解决方案提供商比如力特、巴斯曼等。”

在他看来,对标行业内国际巨头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寻找国产化替代的机会。“譬如车厂早期主要的供应商都是像力特、巴斯曼等国际企业。随着中国做熔断器的厂商开始进入到赛道,会逐步替换国际厂商市场,然后再加上整个市场的增量,对国内企业来讲空间很大。”

投资布局新型产业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开资料显示,曲速 科技 成立于2019年,主营业务为智能计算视频芯片和GPU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类GPU芯片、GPU芯片、GPU视频卡和视频处理服务器等。

对于为何投资一家芯片公司,芮斌表示,是公司布局整个能源产业板块的一部分,公司希望通过产业投资布局未来领域,积极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为好利 科技 业务发展提供新动能。

(编辑 张明富)

科技 联手车企,家电入场转型

目前,中国当之无愧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朝着新能源的大方向前进。随着 汽车 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家电、 科技 公司也虎视眈眈,未来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势必会异常地纷繁复杂。

3月17日,中车网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了解到,我国目前有21.6万家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其中近3成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行业分布上看,53%的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另有15%的相关企业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月3日,TCL创始人李东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组建了新型车载产品部门,这些业务已经得开展起来,我们会搭上新能源 汽车 的列车,但我们不去造车,会成为新能源 汽车 关键器件的提供商。”3月1日晚间,海信家电在公告中称,当前 汽车 正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新能源 汽车 热泵空调及电池快充技术迅速普及。

今年1月17日,美的机电事业群提出进一步深入布局新能源 汽车 领域。美的还曾表示,未来将全面进军新能源 汽车 产业。2020年12月31日,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四川绵阳市高新区签署新能源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致力于研发生产广泛应用于电动 汽车 、电动自行车、低速车、平衡车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产品,着力打造高品质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面对全球最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国内的大型 科技 公司更是不断布局。今年1月,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 汽车 行业,而吉利控股集团则成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中车网致电吉利集团,官方表示,新公司会在智能 汽车 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上进行布局。之前阿里巴巴、华为也纷纷表示要与传统车企合作造车。一时间,“ 科技 企业+传统车企”的造车模式风靡全球。

除却百度、阿里,华为、小米两位 科技 “大佬”也有所动作。华为虽然对外一再否认造车,但在去年也发布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的品牌HI,将为智能电动车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小米被传造车的传闻在前不久也闹的沸沸扬扬,虽然小米进行了澄清,但仍然挡不住市场对于其造车策略的不断猜测。

曾经高调入局,却低调退场

行业和企业发生的巨变,必然是时代推动的结果,淘汰和洗牌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很多巨头都是在顷刻间倒塌、瓦解,丝毫没给准备的时间。面对这种冲击,企业必须进行改革,以求在行业中保持利润、地位,实现设定的价值和方向。

近年来, 科技 巨头布局“造车”逐渐成为潮流。在中国,华为、百度和小米等公司先后踏足。研究机构HIS曾预测,到2030年,仅国内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收入规模就有望突破万亿元,而车联网、智能座舱、电子电气等领域的市场潜力也将日益凸显。

“ 汽车 市场是个大蛋糕,大家都想参与进来。市场竞争多一个竞争对手和少一个竞争对手影响不是特别大。中国乒乓球打得好,是因为中国打乒乓球的人多了。”3月9日,奇瑞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如今,家电产业利润越发微薄,家电企业也纷纷从家电向新能源 汽车 领域加速跨界,或有意进一步在规模和利润上寻求突破。”香颂资本沈萌对中车网表示。“即便是进入 汽车 供应链,也绝非易事。”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在就格力造车一事时曾评价说,空调和 汽车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擅长的空调技术,对于做新能源 汽车 帮助不大。

进入新能源市场并分一杯“羹”,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汽乘用车公关经理屠天成向中车网表示, 汽车 的发展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积累,目前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新能源领域虽有一定的空间但车企会继而补充,家电、 科技 公司进入势必会略显艰难。同时对于 汽车 来讲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家电、 科技 类公司对于 汽车 的人才储备和经验还有待积累。不管是造车还是进入供应商都需要时间的检验。但 汽车 之根本“安全”,不允许其盲目尝试。

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巨头,诸如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均曾试水造车,但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两年便黯然离场。在众多“跨界”玩造车的家电企业中,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格力空调,也是第一家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家电企业。

2016年,董明珠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斥资30亿入股银隆新能源,开始了漫漫造车路。“希望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 董明珠曾描述过这样一种场景。而自去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第一款车型艾菲上市至今,仍饱受“粗制滥造”的舆论诟病。

家电企业此前尝试跨界造车,却集体“翻车”,这种打击不可谓不大。在此后的几年间,家电企业造车狂情集体哑火。 汽车 分析师张翔向中车网总结到:“近些年“跨界”造车的企业和个人,行业横跨地产、家电、互联网,相同点除了在“新能源”概念兴起几年间大肆入局,还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投入资金巨大,但真正实现量产的企业却没几个。”

新能源市场前景虽一片大好,然目前的市场保有量却仍有限。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达492万辆,占 汽车 总量的1.75%,其中,纯电动 汽车 保有量400万辆,占新能源 汽车 总量的81.32%。对比传统燃油车体量,新能源市场的蛋糕显然不大。尽管新能源 汽车 占我国 汽车 总量的1.75%,仍然吸引着家电、 科技 等巨头公司的目光,这究竟又是为何?

新能源市场究竟有何魔力

新能源车领域整体向好,对于 科技 、家电企业似乎更有吸引力。然新能源 汽车 领域就像围城,已经在里边的,除了转战新能源车的传统车企,“新势力”中能被大家记住的就那么几个,剩下的,要么想独善其身摆脱出来却走不了,要么亏得血本无归;而外面的人又争先恐后的想要入场。

目前,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正式出台,其中提出8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领域。其中“新能源 汽车 和智能(网联) 汽车 ”,突破新能源 汽车 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 汽车 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可谓是对整个 汽车 行业定下了“大基调”。纲要明确提出要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科技 企业之意不在车,而在抢占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自动驾驶的竞争,其实焦点就是数据之争。”一位百度内部人士向中车网透露。百度这样的 科技 公司有必要造车,因为智能电动车是人工智能应用最重要的领域,“没有之一。”这是争夺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制高点的关键。

汽车 分析师任万付人认为,现在家电巨头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向 科技 企业转型,具体体现方式就是业务上破圈发展,目前来看更多还是 探索 性布局,成功与否需要看新赛道的拥挤程度和企业自身能力资源是否匹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中车网表示, 科技 巨头纷纷投入造车领域,首先是看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其次也是利用 汽车 这个未来智能终端,来布局和争夺流量入口,另外新技术的落地也需要一个稳定可应用的平台。

屠天成还表示,即使是 科技 巨头,在过程中也要面临进入新能源 汽车 领域后的诸多问题,诸如资金需求,销售渠道,营销手段都和原行业有天壤之别,面对本已经竞争激烈环境, 科技 巨头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来维持其产品特色的优势,是摆在很多 科技 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汽车 分析师邢孟杰坦言;“就以往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美的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将触角伸向 汽车 互联网;格力入股银隆新能源,除了看中其在钛酸锂电池上的技术潜力,还想借此正式进入 汽车 空调制造领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型企业转型不能拐急弯,跨界多元化不能贪多求大,尽量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做一些有关联性的前瞻性布局。 汽车 分析师任万付对中车网说。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