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洋务运动留学生(近代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留学是在什么时期)

发布时间:2024-04-15 10:12:51 游览:43 次

洋务运动时期。

-363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30人,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从事商业者7人;进入海军者20人。总之,除早亡、留美不归和埋没故里者外,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历史故事:

-357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374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

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洋务派向欧洲派遣留学生这一举措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杰出代表是孙中山,容闳,詹天佑。

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并且经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建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晚清留学美国运动是清政府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出于为洋务运动储蓄人才的目的,清廷自1872年至1875年先后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用炮火轰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时,即已唤起国内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发出要求变革和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思想先导,为洋务运动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在内外力的推动下,一场留学运动应运而生。在这场运动中,经过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之父”——容闳的不懈努力,清政府于1872年到1875年期间派遣10~16岁的幼童120名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开启了我国近代留学的新篇章。本文主要从中西文化冲突来分析其特点。一、在容闳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推动下,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顺利到达国内外客观形势的发展,使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有了最基本的背景,但是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真正确立和实施确实与一个人分不开的,他就是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容闳是中国历史上完整的受过西洋教育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的先驱。1868年,容闳谒见江苏巡抚丁日昌,向其阐释自己留学强国的计划,被丁日昌和曾国藩所接纳。1871年9月3日曾国藩与李鸿章等人联衔请奏选派幼童赴美留学,随后不久,清政府变批准了这一奏请,并且下令在上海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在美国成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留学所需经费库平银120万两,“准于江海关洋税项下指拨”。1872年8月,经过容闳的苦心挑选和准备,第一批30名幼童由陈兰彬率领启程赴美,自此到1875年,先后有4批120名学生,全部抵美。挑选的留美幼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接受能力强,而且本国的封建思想意识并没有在他们的意识中留下深厚的积累和沉淀,可塑性很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正处于一个很复杂的状态。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在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面都还没有定型,这个时候出洋留学,能更快地适应国外的生活。同时,这个时候开始接触从未知晓的西方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客观理智地对待西方文化,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本国与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对回国之后投身建设也有一定的益处。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容闳为之努力了近20年。容闳对这一开天辟地的创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被称为“中国留学教育之父”。二、中西文化冲突贯穿于晚清幼童赴美留学运动始终如果说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留学运动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影响了留学运动的始终。首先,这一计划实施伊始,招生工作的异常困难就可以看出当时国人对西洋文化的极尽排斥。晚清社会虽然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绝不会在短短二三十年中因为社会性质发生改变而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大地上是根深蒂固的。长期的闭关自守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这一切使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变得困难重重。因此,幼童赴美留学这一在当时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创举,从酝酿形成再到实施直至中途夭折,一路伴随着不同文化的冲突。从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出容闳等人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依然尽心尽力地促成了留学计划,他们在其中付出的努力绝对不容忽视,不能遗忘。其次,在幼童留美期间,孩子们所接受的西方文化教育与中国老式封建教育之间的冲突也不可忽视。当时处在这个古老的封建社会晚期清政府仍把儒家传统的“三纲五常”封建礼仪和“四书五经”等封建经典奉为正统,文化风气落后而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初学幼童的个性的发展。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文化氛围中,这些远渡重洋的孩子们对一切事物都显露出了无比的好奇,并且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开始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在出国之后的幼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身心各方面都的到了解放,开始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在美国开放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观念逐渐西化的留美幼童开始对清政府枯燥而繁琐的封建利益和说教表示反感,甚至开始拒绝学习“中学”,而对美国自由的文化氛围却愈加喜好,开始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深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熏陶。不管他们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有利的。由此可见,美国文化对留学幼童思想观念的影响非常深远。第三,至于后来留美学生被清政府提前强制召回,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清政府内部部分顽固势力认为日渐西化的留学生摒弃传统,大逆不道。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首次留学运动影响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幼童赴美留学运动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基于此,这个特点不容忽视。三、晚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初衷与结果大相径庭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内有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各地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威逼压迫,深感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因此,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清廷不得不顺应局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自救,这样一来,派遣留学生出洋留学就有了其必然性。一方面,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受到帝国主义的凌辱和压迫,而可以和侵略者打交道的新式外交人员却少之又少。甚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城,清政府都找不到一个可靠又合适的人去跟侵略者谈判。因此,清政府急需一批新式的外交人才;另一方面,洋务运动期间,由于各类官办,民办工厂和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外交涉事宜的频繁和中国文化科学技术的落后,明显反映出中国缺少大量经受现代化教育的科技和外交方面的人才。然而,当派遣幼童留美计划确立以后,它的发展方向、规章制度、规模限制包括之前提到的相关部门的人事安排,无一不受到清政府的限制与约束。所以,可以这么说,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幼童的初衷就是借留学运动培养人才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地位。但是后来,当清政府意识到留美幼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都受到西方思想氛围和文化风气的深刻影响时,为了防止这一举措“功亏一篑”,竟然令其全部撤回,尽管很可惜,但是晚清的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却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人才。留学生回国之初,经历了中途被撤回的失落,并不受重视。出国之前清廷许诺的丰厚待遇更是没有兑现,但是凭借在美国学到的近代科学知识,很快成为各种近代化企业尤其是洋务机构的骨干。这批包括詹天佑等后来成为大师级人物的赴美留学幼童回国后,大都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最初目的与最后结果之间有巨大出入,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又不失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幸运,因为它至少为我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