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联想集团正式官宣科创板上市计划。同日,北京证监局备案公告显示,旷视科技已于2020年9月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
联想集团是全球PC巨头,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就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生产厂商,公司早在1994年就登陆港交所。旷视科技是“AI视觉四小龙”之一,估值已达到300亿元,2019年曾发起港股IPO但搁浅至今。
不难看出,二者均是国内优质科技企业,此番同时宣布拟在科创板上市计划,可见科创板的吸引力十足。
“两者宣布科创板IPO的目的,根本都是为了融资。其背景是内地资本市场正在升温走牛,投资活跃,回A股上市计划有助于增强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紧密连接,提升公司价值。”1月13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国内知名券商前高级副总裁兼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张孝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两家公司都拟采用CDR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截至目前,科创板仅有九号公司以CDR方式发行,联想和旷视的回归,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与改革在不断深化,包容性进一步提升。
以CDR方式回A满足融资需求
1月12日晚间,联想集团公告,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并向上交所科创板申请发行CDR上市及买卖的初步建议。
联想集团称,根据该建议,公司拟发行新普通股占公司经扩大后的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不多于10%。所募得资金将用于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相关产业战略投资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上述发行CDR及科创板上市的整体建议均取决于市场情况、股东的批准以及相关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的必要批准。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收盘,联想集团港股涨8.93%,报8.05港元,总市值969亿港元。1月13日开盘,联想集团港股继续大涨,截至记者发稿,报9.03港元,涨幅12.17%。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回A股上市计划将有助于增强公司战略与国内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紧密连接,提升内地投资人投资联想的便利性,从而进一步释放联想的价值,更好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另一家冲刺科创板的旷视科技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与商汤、依图、云从并称AI计算机视觉领域“四小龙”。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旷视科技在四小龙中估值最高,达300亿元。
不过,旷视科技IPO之路颇为坎坷。2019年8月,旷视成为第一支上市的AI独角兽,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2019年10月8日,美国将旷视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2020年2月25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旷视科技IPO初始申请为失效状态。此后,市场对旷视何时重启上市计划便格外关注。
在2020年7月底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曾回应称,从2019年到2020年,国际环境变化很大,目前公司现金流很充裕,上市已不是特别急需的事情。但印奇当时表示,旷视并未终止上市计划。“我们希望上市之后股价坚挺稳定,还是会在合适的时间稳步推进上市,上市是公司业务运营和治理自信的表现,它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
旷视科技曾透露,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此次旷视科技接受上市辅导,意味着旷视已确定到科创板上市。
“两家企业选择科创板上市,说明科创板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一是科创板交易比较活跃,另外一个是估值水平普遍偏高,国内投资者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投资热情较大,这些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回归。”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