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绿化误区(当前环境下园林绿化工程行业如何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24-04-22 10:32:11 游览:92 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当前行业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

症结一:政策规范不健全

-131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遍布每个角落,涉及城市各行各业,但其法律地位仍未得到有效确立。

目前最高的法律依据《城市绿化条例》已严重滞后,无法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规范也不健全,现有的政策规范强制性差、刚性不足,执行也不力。很多政策、制度的出台及资金保障遭遇法律瓶颈。城市绿地指标、法规强制条款少,设计论证中与规划、建设、交通、市政、管线等发生矛盾时只能避让。

-150

另一方面,《城市绿化条例》规定的绿化方案审批、竣工验收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履职困难。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并非基本建设必报程序,绿化工程方案审批、竣工验收无强制手段。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是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和管理理应由政府财政投入,但在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投入仅限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水平,没有比照城市园林绿化迅猛发展的速度加大投入。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采取自筹资金等方式导致了一方面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又不顾建设质量和标准滥用经费的状况。

-136

症结二:组织管理不够协调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各环节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存在“各司其职”、“各自为政”的现象。

一是城市规划的不断修编调整,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线确定的绿地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城市绿地被动地频繁调整,城市生态资源及用地常因城市的扩张屡屡改为建设用地,山水资源侵蚀严重。

二是“绿色图章”制度执行难。“绿色图章”、城市绿化易地补偿等制度尚不健全,重建设轻管养、执法管理与资源保护脱节等现象依然存在,专业统筹能力有待加强。建设项目绿化管理在于规划审批、建设管控和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园林管理部门往往因缺乏有效抓手而无法正常发挥,导致绿地建设缺乏专业指导,水平低下。

三是绿地维护与执法管理存在脱节。城市绿化执法作为城市综合执法(城管)的一项内容,园林绿化部门不再具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违法行为的处罚与绿化成果的保护恢复之间常常不协调,履行处罚后绿地损毁状态依然,责任与权力不清,不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保护和发展。

症结三:节约型理念未充分体现

一些城市过分注重绿化指标的提高,而没有从注重山水自然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来加强绿化水平的提升。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原则和理念没有得到切实贯彻落实,一些城镇绿地建设注重追求“高档奢华”、装饰效果、贪大求洋,绿地建设实施中的盲区误区不少。表现在绿地布局上:城郊建设大绿地面,城市中心区绿地严重不足;绿化用材上:大规模移植大树甚至古树、非地带性的“高档”外来树种、奢华建材及硬质铺装、大型假山水景;植物景观上:一味追求四季常绿、大面积的模纹色块及草坪;规划设计上:滥用洋设计,自身特色和优势缺失,而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城市废弃地绿化、不宜建设用地的绿化等建设滞后。错误的原则造成不符合实际的高价建绿,使城市绿色生态工程变成了高能耗、高成本、高维护、低效益的装饰工程。

症结四:研发不足人才匮乏

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机制、从政策层面到科研技术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全行业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不高;行业科研力量薄弱,学术骨干队伍梯队建设不完善,真正能领导学术业务的骨干很少;科研经费有限,应用型成果偏少;园林绿化信息化滞后,科技生产力效应不显著。园林设计和绿化科研单位大多已改制,主要精力放在经营生产上,科研力量不足,缺乏骨干队伍。技术力量和开发水平不足,管理手段陈旧,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很滞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施与生态环境评价难以实现精确管理。科技这一强大生产力在城市绿化发展中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绿化成本高在楼盘销售以广告轰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绿色建筑”也毫无例外地成为房地产商们朗朗上口的新词儿,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

绿色建筑的成本究竟怎样,是否会成为提高房价的因素,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做出了回答: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仇保兴说,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因为住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年到8年之内,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比如,德国一家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3000元钱,住户自己出2000元钱,国外援助2000元,总共一户投资7000元钱,对建筑进行了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玻璃、门、天花板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一年所减少的开支就达到3000元以上,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运用这些技术。

仇保兴说,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过弯路,许多智能建筑,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线路搞得非常复杂,造价也非常高,甚至耗电量居高不下,这不是智能建筑应有的发展道路。信息时代,智能化应该是多用信息,少用能源。有些地方推行智能开关,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开关,冬天走的时候,就把供热开关关掉,下班之前半个小时,手机一按,就能把供热开关启动,这样回到家里时,屋里已经暖洋洋的。主人在外边工作的时候,家中不供热,能省1/3的能源。

仇保兴坦言,因为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对达到标准的给予绿色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就会现原形,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

绿色建筑新“中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业内专家提出绿色建筑(6张)

了这样一个问题。

据建设部统计,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53%提高到了2007年的97%;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21%提高到了2007年的71%,总共每年可节约700万吨左右标准煤。未来的30年之内,我们还要新建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在现行建筑管理体系中,达不到绿色建筑标准就不得开工,所以新建建筑的节能只是执行问题,难度并不是很大。难度在于中国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的节能改造,让既有建筑成为绿色建筑。

据仇保兴介绍,既有建筑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是串联式的,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不可行。供热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是严格计量的,是可以调控的。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不用开窗,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可计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开,就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万吨煤,就相当于减排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是一个艰巨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节能看政府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1瓦的节能灯相当于60瓦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至30%.仇保兴表示,最新规定,凡是财政投资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最低标准,一定要应用建筑节能的标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不管哪个公司或机构建造,都必须是节能的绿色建筑,这需要政府去实施,也需要广大市民关心监督。仇保兴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低碳建筑需要因地制宜应当把握因地制宜的灵魂,走适合国情的低碳之路,离开这一点,其他都免谈。穷人和富人,有各自的幸福,但是穷人不能拿富人的办法来打造自己的幸福。通过自然通风、采光、围护结构,把墙和保温层加厚,让外面的冷空气进不来,里面的热量出不去,这样就能减少室内能耗。其中,玻璃窗的传热系数很高,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要做多层多空腔窗,外层还可以涂低辐射膜,将太阳辐射热量反射出去。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