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新能源氢站(氢能汽车的加氢站)

发布时间:2024-04-18 07:06:30 游览:41 次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替代能源。通用汽车与壳牌氢能源公司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联合推出了全美第一个加氢加油站,为普通汽车提供加油服务,并为燃料电池车加氢。

-37

加氢设施与普通加油站内的设施没有太大区别,加氢过程与一般汽油车加油类似。加氢站面积比一般加油站大,由氢气分离厂和加气台两部分组成。氢气分离厂内设有氢气分离罐,工程人员向罐内输入水,在电力的作用下,水便分离成氢气和氧气。分离出的氧气通过管道向空中释放,同时将氢气收集在密封压力罐内加压、储存,再通过高压管道为氢汽车加氢。

氢是易燃物,所以人们首先会想到加氢站和氢汽车的安全性。据专家介绍,加氢站内的高压罐和管道的压力虽然高达5700大气压单位,但科研人员成功地解决了管道压力问题,顾客加氢时绝对安全。氢汽车不以燃烧氢气为动力,而是经由汽车内的燃料电池与氢气反应,产生电流作为动力。

壳牌与申能成立合资公司 将在国内共建加氢站网络

氢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良好的能源载体,具有清洁高效、可储能、可运输、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氢能的普及和利用,需要大量的加氢站来支撑。

-62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2016年我国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路线图》要求到2020年加氢站达到100座,2030年加氢站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汽车达到200万辆。近两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河南、广东、湖北、吉林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氢能政策,20多个城市发布氢能产业建设规划,投资总规模达万亿以上。

为帮助各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氢能政策与市场现状、氢能应用场景与技术概况、加氢站开发、建设和商业模式等问题,中国能源报社特举办加氢站开发、投资研讨培训班,届时,将邀请专家对各企业关于加氢站行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和培训,同时为各企业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提供平台,也为以后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创造条件,商讨成立加氢站发展联盟,促进信息沟通共享,以此推动氢能在国内的应用发展。

-64

“一些地方进行区域氢能产业生态系统的设计规划时,由于缺少专业技术团队,对氢能车辆与基础设施协同发展考虑不足。还有一些地方认为氢气生产属于化工生产要位于化工区,以此为由否定了制氢加氢合建站的发展,而国家层面对此也没有明确的法规。”干勇说

易车讯 7月29日,壳牌与申能集团所属的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上海申能壳牌新能源有限公司”。双方将通过该合资公司在上海投资建设加氢站网络,这将成为壳牌在亚洲的首个加氢站网络。

该合资公司计划未来5年内在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6-10座加氢站。到2030年,其规模将扩展至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30座加氢站,每天可以为约3000辆燃料电池卡车或公交车供应氢气。这一加氢站网络建成后,将加速燃料电池汽车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公路货运、公共交通、市政服务、港口等领域的应用,并助力上海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发展。

短期内,这些加氢站将使用来自当地化工行业的低排放工业副产氢。壳牌和申能集团在未来也将探索机会直接参与绿氢生产,并为这些加氢站供应绿氢。

申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表示,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能源体系将向着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作为综合性能源企业集团,申能集团积极融入‘双碳’战略,布局氢能产业新赛道,按照‘三纵三横’战略,全力打通氢能发展的‘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希望在此次合作中,申能与壳牌充分发挥优势,扎实做好氢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打造安全、可靠、先进、优质的氢基础设施站点,并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协同更多力量助力氢能产业发展,为服务国家和上海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表示,氢能将在中国的运输和重工业等难以减排行业的脱碳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预测,203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将至少达到5%。我们看到在中国氢能价值链上有众多发展机会。通过与申能的合作,我们很高兴能够共同支持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并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物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21620564#outlook.com